以为是上火、咽喉发炎,竟是癌症晚期

陈其国医生 发布于2023-04-10 21:30 阅读量1909

本文由陈其国原创

一向身体健壮的谢先生做梦都没想到

不是本命年

却遭受了梦魇般的厄运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

就是觉得 咽痛

连个发热、咳嗽都没有

吃了很多“下火药”

还是没有好转

熬了五个多月

觉得还是不对劲,到医院一查

竟然是它——扁桃体癌

触目惊心的病理诊断

可惜的是已经全身转移了

倾尽家产放化疗

最终都无济于事

一次常见的咽痛

要钱更要命

无独有偶,女歌手张咪也自曝是癌症晚期(扁桃体癌),只有经历生死和重大疾病的人才深懂得健康的可贵

图片来源:网络

扁桃体也会得癌?

扁桃体癌在口咽部恶性肿瘤中非常常见,为全身恶性肿瘤的1.3%,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2%。

扁桃体癌占上呼吸道癌的8%。此病常见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者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46:1,男性发病率更高。

扁桃体癌的治疗及预后

扁桃体癌由于中、低分化鳞癌占多,对放疗敏感,治疗上以放疗为主,辅以外科手术治疗。

扁桃体癌根据其病理分型、分期的早晚、有没有转移及并发症等,预后大不一样。据有关文献报道,扁桃体癌无瘤5年的生存率61% ~ 87%。

扁桃体的功能

扁桃体位于我们口腔的口咽部,为“咽喉要塞”,是抵抗细菌、病毒的第一道“免疫将军”,可以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抗细菌、病毒的防御功能。

扁桃体的免疫功能,从1岁左右开始增强,4-10岁达到高峰,随着身体发育、免疫功能的不断完善,14-15岁时,扁桃体的免疫功能逐渐退化。

病  因

长期的炎症刺激,如外伤、烧伤、梅毒等损害所致的瘢痕组织、过度角化症、白斑病等均为癌前期因素,使黏膜上皮变性常为其诱因。

长期大量吸烟、不良饮食习惯(如吃槟榔等),可促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水肿、充血、溃疡、增殖和鳞状上皮化生,与扁桃体癌的发生亦有关。

拍摄:陈其国

▲喉镜下右侧扁桃体大片溃疡

高危人群

 1.  长期、持续性咽痛,经抗炎治疗不愈,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

 2.  慢性咽炎的患者,反复咽部溃烂、有腐物、流臭液、出血,涎液中带有腥臭味时,应警惕。

 3.  若一侧扁桃体肿大充血,伴经久不愈的溃疡,吞咽痛,并有颈淋巴结肿大。

 4.  若一侧扁桃体肥大充血或肥大变硬,虽无明显颈淋巴结肿大,亦应考虑有癌的可能;如同时有颈淋巴结肿大者,更应注意。

 5.  咽扁桃体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病人。

确  诊

扁桃体病变组织活检是金标准

扁桃体癌的病理切片

“叛徒”要不要处决?

扁桃体就像我们咽喉第一道关口的守护卫护,和咽侧索、舌根扁桃体、咽部淋巴滤泡一起组成咽淋巴结环的内环。

我是扁桃体卫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健康状态时,他们能产生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尽到他们的免疫守护职能!

然而,一旦这个守护卫士不断受到病毒、细菌侵蚀、成为细菌和病毒的庇护所,成为藏污纳垢的病灶,反复发炎,容易导致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疾病,他们无异于已经“彻底叛变”的叛徒,及时消灭清除之,对于人体来说是更为有益的。

切了扁桃体抵抗力会差吗?

切除后,机体其他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能够对切除的扁桃体进行代偿

因此,扁桃体切除对患者的远期免疫功能并无损害。但对于3岁以下的小孩,考虑到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于扁桃体的切除相对谨慎,有明确指征,经常发炎、打呼噜,用药保守治疗无效,考虑手术。

啥时候要切除扁桃体?

 1.  反复的扁桃体发炎,一年发作超过三次,连续发作超过两年的,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脓肿等。

 2.  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心肌炎或者肾炎,这类的扁桃体已成为病灶。

 3.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者。

 4.  扁桃体良性肿物。对扁桃体恶性肿瘤则谨慎。

咽痛 很常见

但也绝对不能轻视

要不真的是要钱还要命

余生太短,珍惜当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