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小孩,肝功异常还有盆腔积液,竟是这个病毒惹的祸

陈甜医生 发布于2023-04-16 17:43 阅读量280

本文由陈甜原创

这个小娃是怎么了

小美是个8岁的小女娃,近期因为咳嗽在外院门诊做雾化,检查发现肝功明显异常,谷丙转氨酶高达346U/L,儿科医生说好严重看不了,建议家长带她来到了我院肝病门诊,为进一步查明原因,收入肝病科住院治疗。


住院后,肝病科医生经过详细询问,发现小美在2月余前曾经有过短暂的发热,热峰38-39℃,伴有咳嗽、咽痛,1周前还出现了双侧眼睑浮肿、腹泻。医生针对可能引起肝功异常的常见病因(各种病毒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脂肪肝、药物肝等)做了筛查,没有发现问题。


医生却发现血常规中淋巴细胞数和绝对值均明显升高,肾功能发现β2微球蛋白升高,腹部彩超发现3.1cm盆腔积液,子宫附件彩超未见异常。



医生考虑EB病毒性肝炎,并且告知家长与2月前的发热有关,盆腔积液也是这个病毒引起的。果真3天后,EB病毒抗体和EB病毒DNA也都报了阳性。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也非常配合治疗,经过近10天的对症治疗,小美肝功基本恢复正常了,盆腔积液也消失了,开开心心地出院了。


非肝炎病毒感染也会引起肝功异常吗?

盆腔积液和EB病毒感染又有什么关系?

。。。。。。


为了解答家长的疑虑,也让朋友们对这个小病毒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今天陈甜医生来谈谈这个这个奇怪的EB。


1、什么是EB病毒?

EB病毒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疱疹病毒,由科学家Epstein和Barr首次发现,所以命名为EB。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又称“接吻病”。



2、EB病毒感染后,会有哪些表现?

①隐性感染

6岁以下儿童感染EB病毒后,一般都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即隐性感染。90%的成人在儿童时期都曾无症状感染过EB病毒。


②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少数成人和部分青少年感染EB病毒后,表现为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有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眼睑水肿、皮疹等临床表现,伴有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的升高,异型淋巴细胞一般为大于10%。另外EB病毒几乎可影响所有脏器,可出现肺炎、心肌炎、脑膜炎、胰腺炎、肾小球肾炎、肝炎、多浆膜腔积液等并发症。

本次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美感染EB病毒后,出现了发热、咽痛、咳嗽、腹泻、肝功能异常、双眼睑水肿,甚至还有盆腔积液,这些并不奇怪,确实都是EB病毒惹的祸。

小美虽然出院了,但是我们仍然留了小美爸爸的微信,后续将对她进行长期的随访。这是因为EB病毒感染后,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极少数人后续可能会有一些复杂的情况。


③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极少数人感染EB病毒后,会出现EB病毒的持续感染人体的免疫细胞,导致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称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该病主要特征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的持续存在或者反复出现,可出现严重的并发性,包括嗜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预后较差。


④远期并发症

EB病毒是转化病毒,它与多种恶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包括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等。不过发生概率毕竟是极极少数,看到这里大可不必太恐慌。



3、EB病毒感染后,该怎么治疗?

EB病毒的隐性感染无需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仅需要对症治疗即可,无需抗病毒治疗。

而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也无效,除常规的对症治疗外,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案是免疫抑制治疗、联合化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三步疗法。




    4、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EB病毒疫苗产生。前面讲到EB病毒主要是通过唾液传播的,因此不公用餐具、饮水杯和牙刷等,勤洗手,对预防EB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儿童首次感染EB病毒的时间较迟,可能与卫生状况较好有关。



    关于EB病毒的小知识,你了解到了吗?

    目前我院已开展了关于EB病毒的相关检测,如有发热、咽痛、肝功异常等,可到院就诊咨询哦。


    参考资料:

    1、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专家共识(2021年)

    2、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诊疗规范(2021年版)

                                                                     关注陈甜医生,更多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
    本微信公众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