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张今年56岁,是一名装修工人,在深圳打拼20年,平时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喜欢每天下班后喝点小酒解乏。
30年前,老张就发现了乙肝,一直不痛不痒、能吃能睡,没太当回事。3年前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肝脏回声增粗,后来在肝病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用的是国家集采药,一个月就十来块钱,后面多次查肝功、HBV-DNA等都正常。
医生建议老张长期服药,不能随便停药,告诉他停药容易复发,同时每半年需要全面复查一次,还要戒酒。
坚持服药这个,老张这个倒是记住了,也做的很好,但是之后,老张为了省钱,也不来医院看医生了,只去社康拿药服用,一年只检查一次,每次都要求只做肝功能,医生拿老张也没办法。
戒酒这个,老张也把医生的话当耳边飞了,依然我行我素,每日酌几杯白酒。
半年前老张去社康例行拿药,医生建议他要全面复查,但是老张不肯,劝了半天,老张只做了肝功能和腹部彩超,看到一个小的肝结节,性质不太明确,有一点像血管瘤,医生建议老张去医院肝病专科进一步检查,老张没太在意,认为自己没事。
近日,老张办事路过医院,心想顺便开个药,于是来到肝病门诊。医生看老张很久没复查了,建议他把乙肝相关的检查都做下,老张依旧不愿意,医生劝说了好久甚至把这个年纪有乙肝的人肝癌风险高的话都说出来了,老张才答应。
于是查了肝胆脾彩超、AFP、肝功能、HBV-DNA。这一查,果然查出问题来了,AFP有两百多,比正常值高了几十倍,彩超还发现有个六厘米的占位,性质不明。
医生倒吸了一口冷气,感觉不好,建议老张做了肝脏的磁共振增强,果然是肝细胞癌,腹腔淋巴结已经有转移了。
老张一下就晕了,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医生,我都规范服药了,查肝功能也正常,又没不舒服,怎么就肝癌了呢?”
医生也感觉很心痛,如果能早半年发现,当时可能还只是极早期肝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还是极高的,现在就不好说了。
为了避免老张的悲剧再次发生,今天陈甜医生来谈谈肝病患者定期做哪些检查才能筛查出早期肝癌。
必做项目一:AFP(甲胎蛋白)
肝病患者建议定期复查AFP,每6个月检查一次。为什么要查甲胎蛋白,因为它是肝癌的肿瘤标记物,约60%肝癌患者AFP会升高。如果持续超过200ug/ml,并且呈上升趋势,要高度怀疑肝癌的可能。
那么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吗?
那不一定。
有以下几种情况,甲胎蛋白升高,但不考虑肝癌。
①孕妇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在妊娠期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产生,因此怀孕的妇女甲胎蛋白都会升高。
②急性或慢性肝炎的患者
近期有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患者,肝脏有炎症、坏死,之后肝脏会有修复、再生,肝细胞的再生会伴有甲胎蛋白的轻度升高,并且这种升高不会呈明显上升趋势,一般会慢慢下降至正常。
③生殖系统的肿瘤、其他恶性肿瘤
甲胎蛋白并不是肝癌特有的肿瘤标记物,生殖系统的肿瘤(睾丸和卵巢的肿瘤)、其他恶性肿瘤(其中胃癌最常见)也会引起甲胎蛋白升高。因此,如果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升高,除了要排查肝癌外,上述疾病也是需要考虑的。
必做项目二:腹部(肝胆脾彩超)
肝脏彩超虽然不能一下明确肿块的性质,但是在初筛发现肝脏肿块这方面还是可以的。同时它还有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快捷、无辐射等优点,是肝脏体检查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建议肝病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肝脏彩超。一般肿瘤的倍增时间是半年,也就是说肿瘤增大一倍的时间是半年。如果现在肝脏有个几毫米的肝癌,彩超发现不了,那半年后,它增大为1cm左右,彩超是可以发现的,因此每半年复查一次是完全可以发现早期的肝癌的,这时候及时手术还来得及,五年生存率也很高。
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1cm、2cm左右的肝癌患者术后二三十年都是正常人一样的活着。
如果彩超发现有占位、肿块、低回声,那就意味着肝脏长了东西,性质好坏还不知道,这时候需要做肝脏磁共振或CT增强来明确性质,一般磁共振在明确肿块性质方面略优于CT。
如果影像学还不能明确好坏的肿块,可以做肝穿刺活检做病理检查来明确,病理是金标准。
为什么老张吃着抗病毒药,也发生了肝癌?
原因有三,其一老张治疗前可能已经有早期肝硬化了,肝硬化就是肝脏大小结节的形成,这些结节长期存在,是有癌变的风险的。
其二,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控制住体内病毒数量,延缓病情进展,大大降低肝癌发生率,但是却不能完全阻止肝癌的发生,因此定期复查对于筛查早期肝癌至关重要。
其三,老张后面虽然有规范服药,但是却没有戒酒,每天仍然白酒喝着,是肝癌发生的另一个高危因素。
如果半年前发现
老张或许可以多活二十年
愿所有的肝病患者
不要再成为第二个
被自己耽误了的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