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腹痛近1月,竟是贪吃鱼生惹的祸

陈甜医生 发布于2022-09-17 21:25 阅读量1159

本文由陈甜原创


小莉今年25岁,是妥妥的吃货宝宝一枚,目标是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尝遍我大中华的美食。



今年初在《舌尖上的中国》上看到薄如蝉翼的顺德鱼生,流了几个月的口水之后,2个月前终于去了佛山,大饱了鱼生的口福,心满意足地归来。


没想到回来刚一个月,就开始出现发热,肚子痛,以为是胃肠炎,吃了好多消炎药后,没一点效果。



实在扛不下去了,小莉来到龙华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给查了血常规,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高的离谱,并且小莉已经反复发热20多天了,感觉肯定不是普通的急性胃肠炎这么简单,于是建议小莉直接住院治疗。



住院后,医生详细的询问了流行病学史,问出了小莉一个月前吃过鱼生的事情,于是重点做了寄生虫方面的检查,发现肝吸虫抗体阳性,肝脏磁共振提示“肝内多发异常信号影,考虑感染性病变,第2肝门病灶呈弯曲样改变,寄生虫可能”,医生考虑是急性肝吸虫感染引起的反复发热、腹痛,原来是贪嘴吃鱼生引起的,给予驱虫治疗后,很快小莉就痊愈出院了。



为什么吃鱼生会引起肝吸虫病?

听听感染科医生怎么说

华支睾吸虫病俗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华支睾吸虫的虫卵被淡水螺吞食后,发育为幼虫,寄生在淡水鱼、虾中,人或哺乳动物吃了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后感染,随后幼虫会在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脏内发育为成虫,然后产卵。虫卵随人或动物的粪便排出,若粪便管理不当,污染水源后,会进入下一个传染周期。



所以人类进食鱼生后,有得肝吸虫病的可能。毕竟这些鱼生是否有被肝吸虫污染,咱们也不知道。


得了肝吸虫病,会有什么表现?

急性感染少量肝吸虫后,大多数人无明显表现,一般通过体检查肝吸虫抗体或者粪便查虫卵而发现。



肝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长达2-30年,如果急性感染后,未得到及时治疗,那么肝吸虫感染就会慢性化。


那随着持续感染的时间的延长,因为成虫的机械性损伤和虫卵的堵塞,可能会出现慢性并发症,如胆管梗阻、胆囊结石、梗阻性黄疸、胰腺炎、胆管炎、细菌性肝脓肿、肝硬化等。可能会有精神不振、上腹隐痛、肝大、腹泻等表现。



急性感染大量肝吸虫后,可能会出现高热、腹痛、厌食、恶心、呕吐、关节痛、荨麻疹等表现。发热腹痛近一个月的小莉,正是这种情况,天知道,贪嘴的她究竟吃了多少鱼生。


肝吸虫病如何治疗?

没有并发症的肝吸虫病的治疗很简单,驱虫药治疗2-3天,虫卵转阴率在95%-100%


有并发症的肝吸虫病,除了驱虫治疗外,还需要针对并发症治疗,如果有胆囊结石或胆管梗阻等还需要肝胆外科手术治疗。


也有很多肝胆外科医生在进行其他肝胆手术时,切开胆管,竟然发现大量虫卵喷涌而出的奇观,可见很多患者是没有什么临床表现的。



写到这里,陈医生建议,但凡有吃过鱼生的朋友,都可以去做个肝吸虫抗体和虫卵的筛查,如果发现阳性,尽早驱个虫,以免时间长了出现上述并发症。


怎样预防肝吸虫病?

  1. 建议避免进食淡水鱼生、虾及未熟透的淡水鱼。

  2. 生熟食的刀具和案板要分开。

  3. 定期体检,筛查阳性患者,尽早驱虫治疗。


如果体检发现肝吸虫抗体阳性或粪便找到虫卵,要到感染科或者肝病门诊就诊,你知道了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