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让未来不再有乙肝(2)

陈甜医生 发布于2022-07-27 22:28 阅读量1807

本文由陈甜原创

上一期,关于乙肝疫苗,陈甜医生讲到了乙肝疫苗的历史、种类、接种剂量和接种人群等。相信大家对乙肝疫苗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该怎么打,你们知道了吗?不知道的话,就再回去看一遍。

但是,临床上约有5-10%的个体在全程接种完乙肝疫苗后,仍然产生不了保护性抗体(抗HBs),医学上称为免疫失败

今天陈甜医生就来谈一下

关于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问题。


1.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常见原因

①隐匿性乙肝

由于极少数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导致患者感染后,通过常规的乙肝试剂盒无法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即这些患者虽然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但是血液中或者肝组织中HBV-DNA阳性,说明患者目前已经感染了乙肝。所以注射乙肝疫苗,就不会产生保护性抗体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发生概率在1%以下。

如果一个患者反复肝功异常,又找不到原因,那要排查一下这种情况,可以查血液的高敏HBV-DNA或者做肝穿刺活检测肝组织的HBsAg和HBV-DNA。


②乙肝妈妈所生的宝宝

乙肝妈妈所生的宝宝少数在母体内接触过乙肝病毒,这可能和乙肝病毒经胎盘传播有关,但幸运的是,通过乙肝母婴阻断,这些宝宝并没得上乙肝。如何进行乙肝母婴阻断,可以参考陈甜医生之前的那篇《育龄期的焦虑:有乙肝,会传给我宝宝吗?》。

可是这些宝宝在生命的初期阶段接触过乙肝病毒,并把它识别为自身的东西了。因此,出生后再接种乙肝疫苗,宝宝的免疫系统并不能识别它为异己,所以就很难产生乙肝保护性抗体了。


③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红斑狼疮、恶性肿瘤,接受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早产儿、低体重儿、营养不良儿,以及酗酒、吸烟、肥胖者,老年人及其他慢性病者,这些人群免疫细胞不健全或者功能被抑制了,因此容易发生乙肝疫苗免疫失败。


2.免疫失败该怎么办

①可增加接种次数和剂量

对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未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个体,可再接种1针60μg或3针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未产生保护性抗体,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②变更接种途径

如果第一次是肌注,再次接种可改为皮下或皮内注射。


③联用免疫兴奋药物

肌注乙肝疫苗4小时后,可沿原针孔注射小剂量白介素2等,或者试用其他疫苗和乙肝的合剂。


④加用佐剂

有研究报道,以合成五肽佐剂皮下注射50毫克,每周3次,注射3周后再注射乙肝疫苗,可增加乙肝苗接种的成功率。也可以试用抗乙肝疫苗核糖核酸、猪苓多糖等。


④含新型免疫刺激佐剂的重组乙肝疫苗(Hep-CpG)

2017年11月,一种新型乙肝疫苗(名为Hep-CpG)获批用于18岁及以上成人,该疫苗含有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和一种新型免疫刺激佐剂。这种疫苗需要接种2次,肌内注射,两次之间相隔1个月。欧盟在2021年2月批准使用该疫苗。

Hep-CpG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可以考虑用于对常规疫苗接种无效的个体,但相关数据较少,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


可能有极少数朋友尝试了上述各种办法,

仍然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

不过也没关系。

因为有专家说,按疗程规范注射完乙肝疫苗,即使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但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一旦有乙肝病毒侵入机体,免疫系统就会马上苏醒,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所以,如果用尽上述办法,仍然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话,也不必过于焦虑哦,放宽心,正常生活就好。毕竟一般人群免疫力是正常的,即使感染了乙肝,咱们身体的免疫细胞也能将病毒全部消灭,然后自行恢复。

乙肝疫苗,让未来不再有乙肝。

朋友们,你们都接种了吗?

还没接种的,赶紧社康约起。

关注陈甜医生
更多科普好文等你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