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全球肝炎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乙肝携带率大幅度降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4.7%到2015年的1.3%,这主要归功于乙肝疫苗的出现及广泛应用。
乙肝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是乙肝五项中的第二项。
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时,体内如果有足够量的保护性抗体,就可以干掉这些入侵体内的病毒,人就不会得乙肝了。
关于乙肝疫苗,很多朋友都是一知半解,面对各种名字奇怪的乙肝疫苗不知道打哪种好,不知道要不要打加强针,不知道抗体可以保护几年,特别是家人里面有乙肝的朋友就更加焦虑了。
今天陈甜医生就来谈谈
关于乙肝疫苗,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1.乙肝疫苗的前世今生
第一代的乙肝疫苗是血源性疫苗,即从乙肝患者的血液中提取乙肝表面抗原注射到人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我国于1985年批准在人群中使用。但是它是血源性制品,存在一定的传播其他疾病的风险,目前已被淘汰。
1991年我国成功研制了仓鼠卵巢重组乙肝疫苗,并于1992年上市,且纳入计划免疫。
1993年我国开始生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重组乙肝疫苗就是第二代的乙肝疫苗,也就是现在所使用的乙肝疫苗。
重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将含有乙肝表面抗原的基因转运到仓鼠卵巢细胞或者酵母菌进行重组,让它们表达产生乙肝表面抗原,然后提纯。无论是仓鼠卵巢,还是酵母菌都只是载体,制作过程中因使用的酵母菌不同而有不同的名字。
2.如何选择
目前常用的乙肝疫苗有:乙肝CHO疫苗(即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为载体的乙肝疫苗)、乙肝酿酒酵母疫苗、乙肝汉逊酵母疫苗。
以上三种按0、1、6方案接种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比率都在90%左右,在疗效方面差异不大。进口、国产,也无明显区别。
因此不必纠结选择哪种乙肝疫苗,社康有哪种约哪种即可。
2.接种多少剂量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的程序进行,即接种第一针后,在1个月和6个月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
①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
②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同时还要在另一只小胳膊上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100IU。
③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μgCHO重组乙肝疫苗。
④对成人,抗HBs在10IU/ml以下者,建议接种3针20μg的乙肝疫苗。可能很多朋友觉得接种周期太长,容易忘记,那可以直接接种1针60ug的乙肝疫苗快速获得抗体。
⑤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μg)和针次。
3.接种对象
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是: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有: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接受器官移植者、经常接受输血和血制品者、免疫力低下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女同性性行为者、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4.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护多少年
接种乙肝疫苗后,如果产生了乙肝保护性抗体,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
一般人群,如果出生时接种过乙肝疫苗且成功免疫者,成年后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未成功免疫者,可定期监测,必要时多次或多途径注射乙肝疫苗。
但对高危人群,不管小时候是否打了疫苗,成年后都应该继续监测抗-HBs,如抗-HBs<10 IU/ml,可重新全程接种;若在10-100IU/ml,可以再去打一针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乙肝疫苗,让未来不再有乙肝。
保护性抗体,你有了吗?
如果还没有的话,就赶紧去社康预约打疫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