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儲尿”,毋庸置疑,膀胱“酿酒”,岂有此理?

史本涛医生 发布于2020-04-09 20:50 阅读量7571

本文由史本涛原创


2020年2月2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长老会医院的学者在《the journ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报道了一例罕见病例。
一名61岁的美国女性患者,患严重肝硬化,医生建议肝移植。但是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发现尿液中酒精含量异常(>180 mg/dL,是常人9倍),医生怀疑她有酒瘾,建议她先接受戒酒治疗,再考虑肝移植手术,但患者声称平时很少饮酒。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医生对这名患者的血液和尿液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一些奇怪现象。一般来说,人体在摄入酒精之后,血液中会检测到乙醇,尿液中会检测到乙醇代谢物,如葡萄糖醛酸乙酯和硫酸乙酯。然而,这位患者尿液中的酒精虽然含量很高(>180 mg/dL),但是这两种代谢产物却是阴性的。与此同时,患者血液里的乙醇含量也是阴性的,而且患者并没有表现出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这说明,病人没有撒谎,她尿液里的高酒精含量并不是酗酒所造成的?



所谓酿酒,就是酵母菌把碳水化合物发酵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但在这位病人的膀胱里,酵母菌和碳水化合物都是怎么来的?
医生在她的膀胱中发现了罪魁祸首---光滑念珠菌(Candidaglabrata),它本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不应该出现在尿液中,因为她是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了真菌的大量繁殖。光滑念珠菌与“酿酒酵母”作用类似。至于酿酒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不巧的是,这位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她的尿液里有大量的高糖。这些糖分为酵母菌的发酵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把她的膀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酿酒厂”。
对于这样的患者,需要同时进行抗真菌和控制血糖治疗,效果良好。  
世界上第一例报道尿液中发现乙醇的是2005年的一个糖尿病尸检患者,而这个病例是世界首例在活体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发现酵母发酵产生乙醇的报道,并首次将此现象称为“尿液自动酿酒综合征”或“膀胱发酵综合征”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情也在别的病人身上发生过。不过,这些病人的“酿酒厂”并不在膀胱,而在消化系统里,这种医学问题被形象地命名为“自动酿酒综合征(ABS)”,也称为“肠道发酵综合征
自动酿酒综合征是指胃肠道(GI)系统中过度生长繁殖的真菌或细菌把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酿成乙醇,酒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让人陷入眩晕醉酒状态。更可怕的是,如果不控制碳水的摄入量,病人的血液酒精含量有时甚至会飙升到危及生命的数值,出现酒精中毒症状,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多见于糖尿病,肥胖和克罗恩病患者。
2014年,美国一名男子被检测出酒驾,尽管他坚持没有饮酒,但仍然受到警方指控,并因此丢了工作。直到2017年,方被明确诊断为自动酿酒综合征,并在他的大便中发现了大量的啤酒酵母,医生检查发现,每次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时,他血液中的酒精就会飙升,高达200mg/100ml,是美国酒驾标准的数倍。
提醒临床医生,非所有酒精含量异常的人都是“酗酒者”!
任何拒绝饮酒的酒精中毒阳性患者均应考虑该诊断可能!
文中报道的这名患者,后来,顺利进行了肝移植手术!
参考文献:
1:Malik F, Wickremesinghe P, SaverimuttuJ,etal.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auto-brewery syndrome:probably an under diagnosed medical condition. 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 2019,5;6(1).
2:Kruckenberg KM, DiMartini AF, RymerJA,.etal. Urinary Auto-brewery Syndrome: A Case Report. Ann Intern Med. 2020.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