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这可能与各种宫腔操作手术增多有一定关系。约15%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子宫肌瘤。本病的治疗可用药物干预,也可行手术治疗,但根治较难,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肌症方可逐渐自行缓解。故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
子宫腺肌症的判断方法——
(1)月经失调(40%~50%)
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
(2)痛经(25%)
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痛经初期服用止痛药物可以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痛经需要服用的止痛药物剂量明显增加,使患者无法耐受。
(3)其他大约有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4)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常均匀增大呈球形,子宫腺肌瘤可表现为质硬的结节。子宫一般不超过孕12周大小。临近经期,子宫有触痛感;经期,子宫增大,质地变软,压痛比平时更明显;经期后,子宫缩小。子宫常与周围尤其是后面的直肠粘连而活动较差。15%~4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一半患者合并子宫肌瘤。
如何有效预防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有关,而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最大的影响是性激素的刺激。因此预防子宫腺肌症,需要从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和激素水平上着手。比如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避孕措施,尽量避免人工流产。
2、不在月经期间做妇科检査,某些妇科检查可能会伤害子宫,引起腹腔子宫内膜种植。
3、少吃刺激、寒凉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纠正偏食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4、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少发脾气,工作生活都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5、月经期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不做剧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