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饭不香怎么办?

龙友红医生 发布于2019-04-04 15:23 阅读量5968

本文由龙友红原创

图片1.png

 我们经常见到不少父母愁孩子身高体重不及同龄孩子平均水平,吃饭不香,挑食,有些甚至还有上腹部胀痛,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感、恶心、呕吐及嗳气等不舒服,上医院检查也没发现啥问题,医生说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吃药效果也时好时坏,头痛的很,这时候不妨试试中医中药。

    

2月中药.jpg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上不清楚,疗效手段有效,其归属于中医 学的“积滞”“食积”“ 痞满” “ 胃脘痛”等范畴 。中医认为该病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为病机关键。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医外治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中医治疗此病形式多样,无论外治还是内服大多数以建运脾胃,消食化积为主, 平素可采用山楂、白术,陈皮、山药食疗,目前常用的外治法有以下几种:

一、小儿推拿:拿膈俞、揉板门、补脾经、揉足三里、揉中脘,摩腹,捏脊等。


小儿推拿.jpg

二、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为中医外治法中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经络效应和药物透皮吸收双重效果,同时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及胃肠屏障对药效的影响,常用细辛、白芥子、木香、延胡索、肉桂等药物,醋、姜汁和黄酒调用。常用穴位有上脘、中脘、下脘、关元、双侧天枢穴、双侧足三里穴、四缝穴等穴位。

中药敷脐疗法脐疗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脐即神阙或气舍,是经脉系统中任脉上的重要穴位。由于小儿恐针,故针刺目前较少用于治疗该病。


肚脐.png

三、耳穴疗法:常用方法为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于耳穴,然后二 耳交替按压。常用耳穴为脾穴、胃穴、肝穴,神门穴。


t01b79436d880115453.jpg

四、灸法:可以振奋脾阳,健运脾胃,疏通中焦,从而达到脾升胃降,脏腑平和的作用。 一般灸中脘、神阙等穴位。

五、足浴:三阴经皆起于足部, 三阳经皆终于足部,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中,6 条正经及 4 条奇脉都在足部终始,足部的穴位是人体五脏六腑的投影。根据辨证分析,选用中药足浴,简单便捷,小儿容易接受。


足底反射区.jpg

无论何种方式,均需要辩证,分清寒热虚实,才能事半功倍,发挥疗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