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肠道黏膜表面的肿物,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多于肠镜检查时发现。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黏液便或黏液血便,可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若息肉体积过大,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等表现。
2肠息肉病与肠息肉是不同的。
肠息肉病一般是由遗传因素导致,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腺瘤样息肉,并具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称为家族性腺瘤性肠息肉病。
3、吃什么食物能治肠息肉?
目前没有哪种食物被证明对肠息肉有治疗作用,但多吃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对肠息肉患者较好。
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豆类、高纤维的谷物等有助于肠息肉的预防。患者应少吃红肉、加工肉类、高脂肪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等。
4、肠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息肉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也可以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
5、肠息肉切除后需要注意什么?
肠息肉切除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以及定期随访。
肠息肉切除后有可能需要禁食1~2天,胃肠道功能恢复按照从流食-半流食-普通饮食的顺序逐渐过渡。
术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引发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由于切除息肉时可能有一定的出血,术后如果有少量的便血或黑便不需太过担心。
肠息肉切除后还需要定期随访检查,早期发现新的息肉。
6、肠息肉通过什么方式检查?
首选的检查方式就是肠镜,有普通肠镜与无痛肠镜。建议40岁以上的人,常规完善一次肠镜检查,可以有效的筛查出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