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指发生在出生前及出生后,股骨头和髋臼在发育和/或解剖关系中,出现不同程度异常。
二、病因
1.遗传与致病基因
2.关节松弛
3.髋关节外周环境
4.地域等相关因素
5.合并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肌性斜颈等畸形
6.解剖学因素
7.胎位、分娩方式等其他因素
三、生理
胚胎17周髋关节发育成形,髋臼由髂骨、坐骨、耻骨三骨连接形成,出生后髋臼仍然为软骨。
四、病理
1.骨骼改变
2.软组织改变
五、分型
1.新生儿髋关节不稳定
2.髋臼发育不良
3.髋关节半脱位
4.髋关节脱位
六、临床表现
出生后至6周表现双侧大腿皮纹或双侧臀纹不对称,可出现髋关节外展试验阳性、Barlow征阳性或Ortolani征阳性(可靠体征之一)。幼儿期及行走大龄儿童外八字步态,步态不稳,跛行,关节疼痛,行走困难。
七、超声检查
1.检查方法:Graf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2.检查指征:适用于出生到6个月内的小儿。
3.诊断标准:婴幼儿髋关节超声检查方法和原理。
4.临床价值:Graf 丨是正常髋关节,Graf Ⅱ有四个亚型,Graf Ⅲ和Graf Ⅳ是异常髋关节。
八、诊断与筛查
1.6个月内婴儿,常规检查髋关节,包括下肢皮纹、外展试验、Ortolani试验、Balow试验,超声检查。
2.对于早期不能确定诊断,应该将髋关节置于外展位,每2-3个月复诊。
九、治疗
1.一般原则:
①早期治疗可使髋关节得到正常发育,出生后3个月内是DDH最佳治疗时期。
②根据Harris定律,髋关节人位状态,既降低股骨头骺血供的影响,又达到股骨头对髋臼的刺激,有利于髋臼的发育。
③对于Graf Ⅱ型髋关节,将髋关节屈曲外展位相对固定,多数能够恢复正常。
2.6个月内的婴儿髋臼发育不良、半脱位或Ortolani征阳性的全脱位,首选Pavlik挽具治疗。
3.7~18个月,婴儿双下肢皮肤牵引2周左右,在麻醉下轻柔手法复位,关节造影,确定复位的稳定性,如果内收肌紧,则需行内收肌切断术。
4.19~24个月,患肢水平外展皮牵引,或行股骨下端骨牵引2周,经髋关节前外侧切开复位;或通过骨盆Salter髂骨截骨矫正髋臼畸形。
5.超过2岁,年龄越大,病变程度越重,治疗难度越大,成功率越低。
十、治疗及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股骨头缺血坏死和再脱位,其次关节僵硬,功能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