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一例

孙英慧医生 发布于2019-07-02 16:55 阅读量6235

本文由孙英慧原创

任某,男,19岁。

初诊时间:2019年6月15日

“鼻炎”10余年。

症见:无鼻塞,不会吐痰,经常清鼻子,鼻涕多,黄鼻涕多,粘稠、清稀的都有,偶有血丝。晨起睡醒后两侧下颌部肌肉紧张。睡醒后易心前区不舒服;睡得晚,睡不醒;纳可;大便日1次,顺畅;小便(-);偶有口干苦;无背部恶寒;手心出汗多。偶有烘热汗出。

舌底迂曲,舌质暗红,苔白厚略干,少津。双脉弦细。

诊断:鼻渊

辨证:痰湿瘀阻化热伤阴

处方:

清半夏12陈皮15茯苓15生白术30白茅根30炒薏苡仁30葛根30天花粉15丹参30薢白10佩兰10石菖蒲10焦神曲20香附12炙甘草6

5剂,日1剂,水煎服

复诊时间:2019年6月23日

服上药无不适,上述症状已明显减轻,嘱其继续用上药。

按:此患者“鼻炎”10多年,晨起擤鼻涕多,粘稠黄涕或者清稀白涕都有,无鼻塞,经常鼻子不舒服。日久的问题,多是寒热错杂。中医讲“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反复的鼻部问题,可以从脾胃来入手治疗。鼻涕多,最直观的感受是痰湿重,治疗思路从除湿化痰通络、健运脾胃入手。用二陈汤加减。

水湿和痰有相通之处,都属于体内津液的一部分,鼻涕比较多,也是属于水湿重的一部分。治疗思路都是健运脾胃运化水液和痰湿,一方面是帮助消掉,一方面是帮助水液回归到正常的道路上。半夏、陈皮、炒薏苡仁理气燥湿化痰;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化痰,帮助水液回归正常的道路上。此患者舌苔虽然白厚,显示胃肠道不太干净,但是熬夜日久伤津液,所以用葛根、天花粉帮助舒展经络、生津液。丹参、薤白、香附帮助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改善心前区的不适。佩兰、石菖蒲化湿醒神开窍。焦神曲帮助运化,炙甘草调和药性。全方以健脾除湿为主,调畅气机兼养阴为辅,患者用后,效佳,嘱其继续服用上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