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化养生1——肾虚,一定要用补药吗?

孙英慧医生 发布于2018-11-20 12:21 阅读量6362

本文由孙英慧原创

盲目进补的坏处(看下面的病例):

男性患者,35岁左右,5年前因为“房事时间短”,自己诊断为“肾虚”,觉得自己身体虚就要用补气血的药。然后他就开始喝枸杞、桑葚水,每天喝2大碗,连续喝了2个月以后,开始出现大便不成形、排的不顺畅,1-3天/次,大便量少,做梦的时候梦见的都是水,同时虽然喝水多,但是仍然觉得口渴。这个患者补了2-3个月,但是这些不舒服的表现却伴随他长达5年之久。人体下焦这个部位,不只是肾经所过,也是肝经所过,如果肝气不够顺畅调达,人体也是会出现所谓“肾虚”的表现,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对待,不能盲目的一味进补。我们需要先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身体情况,认清本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在了解相关病史的时候,患者给我们讲到现在稍微吃点肉蛋奶、蛋糕、红枣、枸杞、面包、红薯等一些偏补的、高蛋白的、营养的食物就开始后背疼。甚至稍微吃点豆制品都会出现背部的不舒服。为什么会出现后背疼呢?因为人体五脏六腑的背腧穴在后背部位,包括脾腧、胃腧、肝胆腧等这些穴位,他的后背疼恰恰说明了他的身体向他个人发出预警,它承受不了这些所谓的营养物质。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后来患者自己也讲到,吃上面这些东西不舒服,但是吃馒头、青菜就确不会出现背部的不舒服。中医里讲“脾胃属土,居中央”,同气相求,所以长在土里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更容易被人们消化吸收。馒头是长在土里的小麦磨的面粉做的、蔬菜是长在土地里的,所以患者吃了以后不会觉得胃部不舒服。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从这个患者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不是每一个觉得自己肾虚的人都需要用补药的。这个患者身体内在的基础状态就像是板结的土地,不管是水分、还是补药,他都是吸收不进去的,不然他也不会喝了那么多水,仍然觉得口渴,并且出现大便粘腻不爽的表现,更不会出现吃了高蛋白的东西之后出现背部的疼痛,这些所谓的好的东西只是加重了他原本的身体负担,除此之外,别无益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先疏松土壤,也就是先用一些帮助通畅的药物,调理脾胃功能、调畅气机,把土壤给重新修整一番,先把道路疏通了,气血运行开来,之后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少用一些补脾肾、辅助气血的药物帮助恢复健康。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进补的原则:

1.脾胃功能要好,能消化得动,吸收得了;

2.道路要通畅,也就是肝气要顺畅,吃进去的东西能够运行开来;

3.大便要顺畅,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能够排出去;

4.身体确有亏虚,需要一些补益的药物;

符合以上4条的人可以用些稍微用些补药。但是我们在临床上接触的患者,多数都是身体内有湿气且兼有气血不顺畅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不适合进补的。

现在的人,普遍觉得自己“肾虚”、“气血虚”,随意的用一些枸杞、黄芪、人参、桑葚、阿胶等一些所谓的补品,补自己的气血,最后却越补越虚,反而出现头懵昏沉、大便不畅、胃满瓷实、舌苔厚腻的一些表现。然后再来找大夫看病,殊不知他的这些个问题都是自己吃出来的,改变一下饮食习惯这些症状也许就都好了。

我们现在的这个生活环境,大家都是吃得饱、吃得好,但是体力劳动却很少,吃得多,运动少,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身体负担加重,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正确的生活方式应该是饮食温热清淡、七八分饱,多吃素食,少吃肉食,并且多运动,这样才能真正的保持健康长寿。

肾虚不一定要用补肾的药物,气血不足也不一定要用补气血的药,所有好的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的,所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