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老年人急性尿潴留一例——记我的奶奶6月份的生病历程

孙英慧医生 发布于2018-09-06 10:45 阅读量6776

本文由孙英慧原创

老年人胃肠运化力差,身体阳气弱;饮食更应该清淡温热好消化,保护好阳气。

92岁的奶奶食积了!

奶奶92岁了,6月上旬最末一天,我爸给奶奶做了汤面条,(面条是爸爸自己擀的,比较厚),老太太很节约,我爸给她盛了一碗饭,她本来根本吃不完,但是怕浪费,她就强迫自己吃完了,吃完饭以后,肚子撑胀得厉害,后来就去我们镇上的卫生院就诊。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医院就诊查出尿路感染!

可能是因为年龄大了,描述症状不是很清楚,大夫不是很明白奶奶是哪里不舒服,然后就给她开了一系列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有尿路感染,然后就开始输“消炎药”。当我得知奶奶生病的消息时,奶奶已经输液5天了,那天在县城医院做检查显示:膀胱极度充盈并膀胱憩室;双肾轻度积水。我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因为我不是很清楚奶奶是怎么生的病,对于输液治疗也就没在意。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输液治疗后小便排不出来了!

那天,奶奶输完液以后,精神很不好,中午也吃不下饭,最重要的是,原本奶奶可以自己排小便,输液5天以后,小便不能控制了,动则欲小便,但每次就排一点。下午我看她翻来覆去,难受的厉害,小腹部明显隆起,整个人都接近于一种萎靡的状态,我急的要哭了。给我朋友打电话,我朋友告诉我,医院这种情况很常见,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建议奶奶去医院插导尿管导尿。

到医院几经折腾,我选择用艾灸温通阳气的方法!                  

之后我就带奶奶去县城医院治疗,医生建议插尿管1周。在医院导尿2天,生化检查显示:缺钾,给予氯化钾缓释片和氯化钾输液治疗。又过了2天以后,奶奶吃饭好了些,精神也好了些,但是大便排不出来,医生又给开了一些西药,晚上我去医院探望奶奶,给她艾灸脚心和肚脐,第二天早上奶奶大便排了很多(可能与吃药和艾灸都有一定关系吧)。又过了两天,医生看我们没什么事,建议我们拔掉尿管,观察看看能不能自己排尿,如果可以就可以出院了;如果不行,就带着尿管出院。等了一天,奶奶喝了好多水,完全没有排小便的感觉。我思前想后,觉得带着尿管不方便,就让奶奶不带尿管出院了(我已经买了艾灸凳,打算回家让她做艾灸)。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坐艾灸凳,扶助阳气,奶奶终获健康!

出院回家以后,我就让她开始坐艾灸凳,一天两次,一次30分钟左右(1、2号灸条各一节),坐了两天,感觉她还是难受,但是她又不吃中药,我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出院带的西药(帮助胃肠蠕动消化的和利尿的),我让她吃了大概2天,配合着坚持做艾灸,大概出院5天左右的时候,我给我爸打电话,奶奶小便可以控制了,基本不尿裤子了,吃饭也比之前好了,大便2次/天。7月1号那天我回家了,看见奶奶精神好了很多,吃饭睡觉大小便都恢复得跟之前一样,心里真的很高兴。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通过经历奶奶生病这个过程,我深深的感受到:

1.关于饮食。

老年人,吃饭时要少量多餐,不要吃太多东西,也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发胃肠疾病。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2.老年人阳气衰微,气血运行缓慢,生病时千万不要轻易用“消炎药”,因为消炎药性属寒凉,伤人阳气,凝滞气血。

仔细回顾奶奶这次的生病历程,输了6天的“消炎药”,奶奶小便解不出来,胃口也不好,大便也没有,精神也差,我觉的应该是“消炎药”太凉了,伤了老年人原本就不多的阳气,导致身体更虚、更乏力,虽然用消炎药控制住了尿路感染,却伤了人体根本,以至于吃喝拉撒的问题都变得严重了,真的是得不偿失。老年女性尿道没有明显不舒服的情况下,不要因为检查结果盲目地使用消炎药,就算是有外阴瘙痒的症状,也可以通过中医辩证治疗,一般的红肿热痛可以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通络的方法,用外在熏洗的方法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3.艾灸。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阳气会慢慢减弱,需要我们一方面不损伤阳气,一方面辅助阳气,艾灸,就是最好的方法,《黄帝内经》上说“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意思就是说小火有助于补阳气,而大火就容易耗损人的阳气。所以,艾灸时要注意每次不要大面积的灸,而且艾灸会阴部、脚心不容易上火。肾属下焦,老年人的疾病里多加杂有肾阳不足的病机,坐艾灸凳、灸会阴穴(督脉、任脉、冲脉三条经脉的起点,灸会阴穴相当于补助三条经脉的阳气),是一个很好的补助阳气的方法。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