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肺炎”,引发的思考

孙英慧医生 发布于2018-09-03 10:45 阅读量6237

本文由孙英慧原创

6月8日,工作室来了一个孩子的妈妈,这个妈妈讲,她家孩子前几天吃了牛排,当天晚上睡觉未盖被子、吹空调,之后出现了发烧、咳嗽、有痰这些症状,在武月平老师门诊看了一次,用药一日后发烧未退,妈妈耐不住一家人的“讨伐”,把孩子送进医院,医院诊断为“肺炎”,最后接受了住院输液治疗。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因为食积、受凉引发的发烧咳嗽病例,最后却全家大动干戈住院,有很多需要认识和讨论的地方,透过这个病案,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孩子这个季节的食积,受凉,发热呢?

古人讲“天地人”:天,夏季阳气向外布散;人,人体阳气在往外布散;如果人体外在环境给了一个相反的作用力,孩子的阳气往周身布散本就阻力重重,我们又人为的给予壅滞肠胃的厚重之品。这就导致孩子们容易出现阳气郁积于体内,不得外达表现出发热的症状。

这个时候很显然我们要帮助阳气在体内布散,用开皮肤腠理(开汗孔)的方法让身体通气,不让阳气郁积。如果用了寒凉的清热解毒药、消炎药,就相当于用了让阳气外走相反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一时让我们的身体不发热了、嗓子不疼了,可这种方法违逆了人体升降出入规律,所造成的后果是贻害无穷的。中医学的治疗理念则是顺应“天地人”自身规律的道是不会变的,我们要顺应我们身体的自然之性。

二、武月平老师的“口头禅”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武老师在门诊上不厌其烦说的一句话是:饮食要温热清淡好消化,这是养生保健的基本法则。这个孩子,晚上吃多了牛排,肉食难以消化,又是在夏季本来脾胃消化力弱何况在晚上阳气应该潜藏的时候,身体里面所有的阳气都聚集在胃脘部,帮助消化,当有外邪侵袭时,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外寒,所以才引发了发烧咳嗽。

三、孩子吃多了应该怎样应对呢?

孩子平时偶有吃肉多的情况,过后一定要给孩子吃些保和丸(一次20-30粒)帮助胃肠消化,帮助排便疏散胃部肉食积聚引起的积热。如果当积热遇到外寒,这时候肯定要疏散外寒同时消积热,最简单的疏散外寒的方法是肩背部刮痧拔罐,配合喝热水(很简单的方法,但是真的很实用)。但是如果外寒遇见食积腑滞,程度不重的话,可以用刮痧拔罐配合服用防风通圣丸;如果程度严重,大概就需要面诊开汤药了。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四、夏季保护阳气很重要!

根据孩子妈妈的叙述,可以分析出在孩子此次发病的过程中,除了积食,受凉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发病诱因。如果当天孩子没有受凉,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因为“肺炎”而住院输液的情况了。夏季保护人体阳气的方法包括做艾灸、带艾绒肚兜/护腰、喝温水等。拒绝任何的冷饮,冰镇过的食物,冰箱里的食物拿出来“发发汗“再吃,不吃大鱼大肉(少消耗内在的阳气)不洗冷水澡,大汗淋漓的情况下不去低于26度的空调房里。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夏季到来,希望大家都爱护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家里的孩子,坚守住夏季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让自己的亲人不生病、少生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