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位60多岁的阿姨来门诊就诊,说自己的尿像牛奶一样,已经间断发作有两年了。40余年前曾有过类似问题,当时医生给她往血管里打了一种蓝色的药水就好了。直到两年多以前又出现。既往曾经因为左乳腺癌行手术及放化疗,还合并糖尿病多年。阿姨身体瘦弱,明显的营养不良。医生给其进行了尿液化验,显示乳糜阳性。于是就收住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进行膀胱镜检查发现左输尿管口喷乳白色尿液,留取双侧肾盂尿检查提示左侧乳糜阳性。肾盂逆行造影提示双侧肾门周围淋巴管增多、扩张、迂曲,左侧更明显且侧支循环广泛。于是择日进行了腹腔镜下左肾周淋巴管结扎、剥脱术。手术后10余日并恢复正常饮食后复查尿液正常。乳糜尿得到了治愈。日后仍要定期复查,如有复发,可能与右侧淋巴漏出有关,可以再次手术治疗。
因此有必要完整的了解一下乳糜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一、什么是乳糜尿?
乳糜尿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统症状,患者的尿液呈现乳白色或浑浊状,类似牛奶或米汤,静置后可能分层(上层为脂肪,下层为白色沉淀)。这种异常通常提示体内淋巴液混入尿液,可能与淋巴循环障碍有关。
二、乳糜尿的成因
乳糜尿的“真凶”是**淋巴管与尿路的异常交通**。正常情况下,肠道吸收的脂肪通过淋巴系统回流至血液,但若淋巴管堵塞或破裂,淋巴液(含大量脂肪和蛋白质)可能渗入尿路,形成乳糜尿。常见原因包括:
1. 寄生虫感染:
丝虫病(多见于热带地区)是主要病因。寄生虫阻塞淋巴管,导致淋巴液反流至肾脏、输尿管或膀胱。
2. 肿瘤或外伤:
腹腔/盆腔肿瘤压迫、手术或外伤损伤淋巴管。
3. 先天性疾病:
如淋巴管发育异常(原发性淋巴水肿)。
三、乳糜尿的伴随症状
- 排尿时可见明显白色浑浊尿液,严重时可能出现凝块。
- 腰酸、乏力(长期脂肪和蛋白质丢失导致营养不良)。
- 部分患者合并血尿(乳糜血尿)。
- 少数人出现下肢水肿(淋巴回流障碍)。
四、如何诊断?
1. 尿液检查:
乳糜试验(乙醚提取法)可确认尿液中的脂肪成分。
2. 影像学检查:
- 淋巴管造影:显示淋巴管瘘的位置。
- CT/MRI:排查肿瘤或淋巴结肿大。
3. 血液检查:
筛查丝虫病抗体(如怀疑寄生虫感染)。
五、治疗与日常管理
1. 病因治疗
- 丝虫病:口服抗寄生虫药(如乙胺嗪)。
- 肿瘤或结构异常:手术解除压迫或修复淋巴瘘。
2. 对症治疗
- 低脂饮食:减少长链脂肪酸(如动物脂肪)摄入,改用中链脂肪酸(如椰子油),因其直接入血而非经淋巴系统。
- 卧床休息:部分患者抬高骨盆可减少淋巴液漏出。
- 药物:中医常用萆薢分清饮等方剂改善症状。
3. 手术治疗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或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六、乳糜尿的警示意义
长期乳糜尿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若合并血尿或反复发作,需警惕泌尿系统结核、肿瘤等疾病,务必尽早就医。
七、预防小贴士
- 在丝虫病流行区做好防蚊措施。
- 避免高脂饮食过量,尤其已有淋巴水肿者。
- 定期体检,尤其尿液异常持续超过3天时。
乳糜尿虽不常见,却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一旦发现尿液颜色异常,请及时咨询医生,明确病因才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