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有超过900万癫痫患者,其中60%是儿童和青少年。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其中有很大比例的癫痫患者在婴幼儿期发病,癫痫发作及其共患病(如智力损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羞耻感、社会误解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学龄期儿童、青少年癫痫患者的健康成长。因此,个人、家庭、学校等各层面关注校园内的癫痫患者意义重大。
首先,学校师生及家长需要了解癫痫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癫痫。
癫痫发作并不可怕,也不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更不会互相传染。人们对其产生恐惧,是因为这种病的表现比较特殊。癫痫是一种自人类出现就存在的疾病,多数癫痫发作并不频繁,仅持续几分钟或几秒钟就会自行恢复,不发作时和正常人一样。实际上,只要坚持科学规范治疗,70%儿童癫痫发作可以得到控制,即完全不发作,像正常人一样学习与生活。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校园歧视现象。
对于患有癫痫的学生,除了要注意容易发生危险的运动(如游泳、登高)外,可以正常上体育课、参加课外活动。学校和老师对待患病学生可以一视同仁地给予要求和管理,不需过度照顾或限制。
如果孩子在校园内突然癫痫发作,老师应采取正确的现场保护措施。老师的表率作用和反应,很大程度决定了其他孩子对待患癫痫同学的态度。
针对校园内存在的对癫痫的误解和歧视,我们呼吁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为患癫痫的学生营造正常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再次,学校师生了解和掌握癫痫发作的应急知识,以便正确处理。
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不同,其中,大发作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患者可能会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双眼上翻、面色青紫、四肢抽搐,一般持续2-3分钟就会自行缓解。发作本身很少危及生命,但可能因为意识丧失而发生其他意外伤害。
最后,遇到癫痫病人突然发作时,应该如何处理?
1.保持镇定,不要恐慌。
2.防止受伤:帮助患者躺下,避免跌伤碰伤,并把患者翻转至侧卧位,避免口中分泌物吸入气管,也防止舌头向后坠堵住呼吸道;在头颈部下方垫上柔软物,并移开身体周围的危险物体;解开颈部过紧的衣扣,摘下眼镜 。
3.严密观察,记录发作时间:在采取了上述安全措施后,一般不需要再对发作过程进行其他处理,可陪护在患者身边继续观察,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如果癫痫发作持续5分钟仍不停止,要立即送医院进行急诊救治。
4.不要往孩子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因害怕患者咬破舌头而向其口中放入手指及任何物体,防止患者窒息、损伤牙齿或咬伤他人手指。
5.不要用力按住患者身体,防止关节脱臼、骨折等;按压或针刺人中并不能有效终止发作。
6.在患者没有完全清醒之前,不要让其饮水或进食。
关于癫痫学生的日常安全保障
1.家长应让老师、保育员等了解孩子是癫痫患者的事实,告知周围的人如何识别癫痫发作、遇到发作如何进行应急处理及何时拨打急救电话。
2.在别人不知情或外出的情况下,患癫痫的学生最好佩戴医疗识别标志并携带急救卡片,内容包括:抗癫痫药物及其剂量信息、急救联系方式、医生信息及过敏等其它健康问题的信息。
3.患癫痫的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癫痫发作的潜在因素,如忘记服药、睡眠不足、过量饮酒及服用违禁药品等。
癫痫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并非不治之症。全社会应努力为癫痫学生营造平等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消除误解和歧视,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作者:苑爱云,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常委;主审:杜青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