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排便时间过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的一种病证。
一、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味之品,导致肠胃积热,气滞不行,或由于热病耗伤津液,引致肠道燥热,津液不能下润大肠,导致便秘。
2.先天不足,或病后体虚,气血两亏,气亏而大肠传送无力,津少而肠失滋润,导致大便困难。
二、临床表现
根据病情分为实秘和虚秘
1.实秘 大便干结不下,伴有面赤身热,口干唇燥,烦热口臭,或纳差,腹胀,小便黄少,苔黄燥,指纹色紫。
2.虚秘 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不硬,但努责难下,伴有面唇枯白无华,形瘦气怯,或腹中冷痛,喜热恶寒,四肢欠温,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虚,指纹淡。
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肛裂、肛管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进行鉴别。肛裂排便时可伴有剧烈疼痛和出血,必要时进行局部检查。肛管闭锁在新生儿出生后无胎便排除,伴腹鼓胀、呕吐,检查肛门即可证实。先天性巨结肠有典型的出生后排便延迟,数日无排便,伴呕吐,加重性的腹鼓胀和排便困难,必要时可进行钡灌肠X线检查。
四、治疗
润肠通便为基本原则,实秘者加以顺气行滞,清热通便;虚秘者加以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下七节骨300次,揉龟尾300次,摩腹3分钟,揉天枢200次,按揉膊阳池100次、足三里各200次。
实秘者加清大肠400次,退六腑300次,逆八卦200次,搓摩10次;虚秘者加清补脾经300次,推三关200次,揉上马100次,揉肾俞10次,捏脊15遍。
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膊阳池、摩腹、揉天枢可以理气通肠,润肠通便。按揉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导滞消食。实秘者加清大肠、退六腑可涤荡肠腑邪热积滞,通肠利便:逆八卦、顺摩腹可疏肝理气、顺气行滞。虚秘者加清补脾经、推三关、捏脊可健脾助运,益气补血;揉上二马、揉肾俞可补肾养阴,滋润通便。
针对孩子便秘这一情况,在日常饮食需要作出调整,首先要让孩子多喝点水,还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水果,如梨、香蕉以及火龙果,日常三餐要注意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像玉米、面条、红薯等,蔬菜上的话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纤维素的,如豆芽、西兰花以及芹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家长还要注意避免给孩子吃一些过于辛辣、生冷的食物,保持正确饮食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反复发生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