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

曹流斌医生 发布于2018-09-23 07:16 阅读量6114

本文转载自万盛心灵湾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发病率在 15%~30%。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于产后1至两月内发生,几个月后多数能自愈,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分娩后复发率较高。

产后抑郁的各方面表现:

1.情绪的改变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话语,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自我评价降低

对婴儿健康过分焦虑;自责,担心不能照顾好婴儿;自暴自弃,自罪感;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

3.对生活缺乏信心

不情愿喂养婴儿;觉得生活无意义;主动性降低,创造性思维受损;严重者有自杀意念或伤害婴儿的行为。

4.躯体症状

易疲倦;入睡困难、早醒;食欲下降;性欲的减退乃至完全丧失。

产后忧郁症的治疗

其实对于出现了产后抑郁的群体,我们应对方法也应该在生物、社会、心理三方面进行应对。产妇家人要在身体、饮食上多查阅相关资料,对产妇进行调理。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方面也要跟进,除了对婴儿的关心外也不要忽略了对产妇的关爱,甚至对产妇的关爱应该多余对婴儿,其实并不矛盾,要正确认识产妇分娩后的一些心理变化,要接纳和采用正确的方法与产妇交流,充分给与产妇安全感,消除各种不安因素。

产后忧郁症,也就是产后抑郁症心理专家表示,产后忧郁症必须坚持系统的治疗,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效果。心理治疗心理疗法对产后忧郁症效果明显,也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心理医生针对产妇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心病,与产妇展开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产妇走出忧郁灰暗的心理阴影,引导产妇增强对自我对生活的自信,并通过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来感化产妇,让她的意志更为坚强起来。自我调节家人对产妇时时的关爱和理解,对产妇走出忧郁情绪十分重要。并且走出家门,走进人群,拥抱自然,公园漫步,或者仅仅是逛逛街,通过旁人对一家三口的幸福景象产生的羡慕表情,也可以让产妇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