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体+专业指导=不用去口罩
2020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席卷”中国,医务人员成为这场战役的“排头兵”。如何在抗击疫情的总战略中想法设法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也是医务人员的“头疼问题”。
根据上级卫生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嗓音咽喉病门诊已投入正式工作。因为我科室的“特殊性”,所有诊疗及操作都需要探查口鼻,这是新冠疫情“气溶胶”传播的高风险操作。
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患者能有序安全的治疗,共同保护医患的呼吸健康。“梅氏科学发声矫治法”只能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手段”了。那就是多媒体+专业指导=不用去口罩练习。
患者练习“慢吸慢呼”中
1、以用声为职业的人群,如教师、销售人员、客服人员、以及歌手、主持人、播音员等发声言语矫正和训练;
2、学龄前儿童,大、中、小学生的发声矫正和训练;
3、各类需要经常做宣讲人员的发声训练指导;
4、嗓音疾病患者:如声音嘶哑、声带疲劳、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单侧声带麻痹、痉挛性发声障碍,以及男声女调等疾病患者。
5、声乐专业人员声带出现问题或发声方法不当。
一、 中医学认为,腹居人体中部,是许多重要经脉循行汇聚之所,腹式呼吸时,随着腹肌的起伏,加强了气血的运行,使人体处于松静自如的最佳状态,也是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们在做腹式呼吸时,由于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从而使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也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由此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大氧气供给,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对全身器官组织可起调整和促进作用。另外,腹肌的收缩和放松也是良好的腹部按摩。这种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改善消化机能,有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腹肌又是排便的动力肌,腹肌的收缩有利于排便,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防治习惯性便秘。
三、医学研究表明,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到肺的通气量,故经常练习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及慢性肺气肿病人的通气功能。
有人专门研究过,膈肌每下降1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300~350毫升;进行3个月的腹式呼吸锻炼,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2~3厘米,坚持做半年后,可增加4厘米。因此可使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大大增加,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对于老年肺气肿产生的通换气障碍有直接康复效果。
腹式呼吸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人类从学走路起就形成了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极大限制了肺活量,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部肺4/5的中下肺叶的肺泡长期闲置不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减弱,影响机体的抗病力,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偶感风寒易发生肺炎等病症。
四、腹式呼吸配合“科学发声训练”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嗓音疾病,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麻痹、痉挛性发声障碍、喉肌弱症等。嗓音疾病的病因多是过度用声和用声不当导致。腹式呼吸就是通过腹部力量辅助呼吸、科学发声,从而减轻喉部肌肉紧张、预防声带充血。
腹式呼吸的基本要领是:"思想专一,放松肩部,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呼比吸长,不可用力。"
具体锻炼方法1:双腿分开等肩站立,双肩放松, 嘴巴微张2指宽,双手重叠放置于下腹部,吸鼓呼瘪(即用鼻吸气时腹壁隆起,经口呼气时腹壁下陷),以每分钟5-6次进行。
方法2:仰:卧位,方法同上,脐上可放置一本书,按照每分钟5~6次进行,用眼观察腹部起伏。
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关键在于吸呼气时腹部的隆陷幅度要尽各人当时的能力,切不可操之过急;由浅入深,每次及每日锻炼时间自行酌定,一般每日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