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固定矫治通过在牙齿表面粘结托槽,即“钢箍”,由医生逐步更换弓丝加力,使牙齿排齐,见下图1。而近年来兴起的隐形矫治则通过数字化设计和生产透明牙套(根据牙齿移动难度30-80副不等),在医生的指导监控下,患者自行逐步更换牙套,使牙齿按照牙套设定的位置移动,最终排齐牙齿,见下图2。
图1:固定矫治器(钢箍)
图2:隐形矫治器(透明牙套)
1、优缺点
显而易见,隐形矫治最突出的优势是美观,牙套透明的外形可以不知不觉地完成矫治,对成年人而言不影响社交和工作,对青少年而言也不易造成因佩戴钢箍产生的自卑感,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此外,隐形矫治仅需要在个别牙齿粘结牙色附件,牙套表面光滑,舒适感强,不会有钢箍带来的扎嘴、刺激黏膜等不适。
另外,隐形矫治可以减少复诊次数,由于牙套已预先设计生产,佩戴良好的患者可以2-3月复诊一次,对于简单的牙齿移动如果患者佩戴良好也可以将复诊时间延长至3-4个月;而固定矫治通常1个半月需要复诊一次,由医生给弓丝加力从而调整牙齿移动。
2、矫牙过程
矫牙的第一步是收集资料,包括牙齿模型、面部和牙齿照片、X光片等,医生综合以上资料后分析确定矫治方案,包括是否需要拔牙、拔牙位置等。
第二次就诊通常是1-2周后,医生和患者共同讨论治疗计划,并开始矫牙前的准备。
选择固定矫治的患者若需要拔牙,也在此次拔除;1周后复诊佩戴牙箍,此后1个半月左右复诊一次,直至完成矫治。
选择隐形矫治的患者在此次就诊需要制取精确的印模,作为设计和生产个性化牙套的初始模版,寄送到公司扫描记录,而后由医生设计牙齿移动方案,公司生产矫治器,耗时1个月左右。收到隐形牙套后,医生需在患者部分牙齿粘接牙色附件,此后每次复诊交给患者6-10副牙套,患者自行佩戴,大概1-2周更换一副,每2-3月复诊一次,由医生监控牙齿移动情况并做适当调整。第一期牙套戴完后,若觉得牙齿位置不够理想,可以取模设计进行精细调整。
3、适用人群
对于大多数病例,隐形矫治和固定矫治能实现相似的效果,因此对于美观舒适要求高、能自觉佩戴隐形牙套的患者来说,隐形矫治是不错的选择,但由于隐形矫治需要数字化设计和生产牙套,因此费用相对固定矫治高一些;此外,由于隐形矫治是可摘戴的活动矫治器,无法很好地实现某些难度高的牙齿移动,因此并不是所有病例都适用,若医生评估后认定是疑难病例,建议还是选择固定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