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龄仅25周极早早产儿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

马中立医生 发布于2019-06-26 08:32 阅读量6732

本文转载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NICU病区接待室里,医护人员和芊芊(化名)的爸爸妈妈给芊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生日party,伴随着欢快的生日歌大家不禁回想起3个月前芊芊的到来。




3月的一个夜晚,郑大三附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正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产房有一个胎龄25周+3天的宝宝因母亲胎膜早破即将娩出,家属要求极力救治!值班医生张彦华迅速赶到产房,等待胎儿娩出,并协助新生儿复苏,医生李书津协调值班护士,迅速准备新生儿暖箱及呼吸机。完整的新生儿抢救单元准备就绪,一个出生体重仅有830g的极早早产儿在气管插管下,由复苏小组用转运暖箱转运至NICU病房。




小芊芊来时,经口携带气管导管,浑身青紫,个头仅有巴掌样大小。值班医生李书津第一时间与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得到家属极大的支持与信任。科主任徐发林、副主任吉玲得知情况后迅速成立了专门的医疗小组,给予机械通气、保暖、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预防感染等积极的治疗方案。




面对如此小的患儿,血管细如发丝,穿刺留置针非常困难,医生李书津和静疗专科护士肖晴一起以娴熟的技能迅速给予脐动脉置管,监测血压变化,脐静脉置管输入药物和营养液体,建立起安全有效的生命通道。护士长王玲、赵晨静带领骨干护士,组成专门的护理小组,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给予专门的皮肤保护剂保护芊芊胶冻样的皮肤,调整暖箱的湿度及温度给予最合适的环境,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精确的气道管理。在芊芊出生1周后予以PICC置管,建立起安全的液体通路。




在医护的通力合作下,芊芊得到了精准的治疗,静脉输液液体精确到0.1ml,喂奶精确到0.5ml。主管医生李书津每天坚守床旁,根据芊芊的生命体征、化验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药物治疗及喂养方案。芊芊出生1个月后,终于可以拔掉气管导管,改为无创辅助通气,并逐渐过渡到鼻导管吸氧至停氧。在芊芊病情稳定后,NICU 的医护人员又安排了袋鼠式护理,宣教护士孙庆辉手把手教芊芊的父母护理知识。现在3个月的芊芊,已经成功脱离了氧气,自己可以有力吸吮完成奶量,体重也由出生时的830g增加到了1850g,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经历了3个月来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小芊芊正努力地成长。即将百天,芊芊的爸爸妈妈心中喜悦,同医护人员一起为芊芊举办一场特殊的生日party,共同祝愿小宝贝早日康复出院、健康成长。随着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在几年前不可能存活下来的25周的早产儿不仅能够生存,并且能够拥有和正常宝宝一样的生存质量!




郑大三附院承担着河南省妇女儿童健康的重任。新生儿科更是为降低河南省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徐发林主任带领下,新生儿科发展日益壮大,开展了一系列先进的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治疗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新生儿科全体人员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呵护新生,迎接更好的明天! (转载)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