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打针无效,能马上换关节吗?

陈晓勇医生 发布于2020-04-29 15:21 阅读量7125

本文由陈晓勇原创

关节置换关节手术是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最常见的关节置换手术主要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一般来说,这些患者在决定手术之前大都接受了长期的保守治疗。在这些保守治疗的方法中最常见的就是关节腔注射。

关节腔注射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固醇(即激素),另一种就是所谓的粘弹性补充剂(即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药物是否会对今后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有很多医生对此进行了研究。

GettyImages-530603862-581344a65f9b58564cd03781.jpg

关节置换前进行注射的风险

研究人员回顾了美国国家医保数据库的大型数据。他们对关节腔注射了激素或粘弹性补充剂的患者,接受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感染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在手术前打过针的人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研究还发现,手术后感染的风险与手术前病人最近一次注射的时间密切相关。如果注射时间在手术后七个月内,则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如果关节注射是在七个月之前,那么手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几乎没有差别。 因此,在选择性的关节置换手术之前,病人应该避免在关节内注射7个月。

究竟为什么注射到关节可能会增加几个月后感染的机会,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一种可能性是,这些药物可能会降低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不管造成感染的机制是什么,再进行关节置换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应该谨慎进行关节腔注射。

虽然调查的数据主要基于膝关节置换,但在面对其他部位关节置换时,也要保持足够的谨慎。因此,即将进行髋关节、肩关节或踝关节置换的患者也应避免注射。同时,目前还没有显示任何证据表明,一侧关节进行注射治疗会对另一侧关节置换手术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左膝关节注射并不会增加右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率。


置换手术后发生感染怎么办

感染是关节置换手术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感染,通常意味着还要再次甚至多次手术才能解决问题。此外,感染也会让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大打折扣。

关节置换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切口周围发红、渗液等。关节置换以后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感染较为浅表性,早期发现后有可能采用保守治疗。如果感染蔓延至关节假体周围时(深部感染) ,就要通过一次或多次手术才有可能解决。


结语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膝关节注射到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之间至少需要七个月的时间。在注射后七个月内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由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复杂性,避免感染首先重在预防,应该尽一切可能避免这种并发症的发生。虽然这项研究主要针对在膝关节注射和人工膝关节置换,但是其他关节置换的人也应该保持足够的谨慎。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