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脚底疼,医生为什么要给我的小腿做手术?

陈晓勇医生 发布于2020-04-06 07:24 阅读量7059

本文由陈晓勇原创


以往,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外科治疗主要是足底筋膜松解手术。而另一种更为有效的、安全、可靠的方式就是腓肠肌松解手术。由于本文涉及到较多的专业知识,故将文中的主要信息简述如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后面的全文。

  1. 腓肠肌挛缩与足底筋膜炎有很强的相关性

  2. 腓肠肌挛缩导致的足底筋膜炎可以通过有一些物理治疗的方法来拉伸小腿后侧的肌肉群

  3. 研究表明,保守疗法对足底筋膜炎无效时,腓肠肌松解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足底筋膜炎是导致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0万人因此寻求治疗。

解剖学上,足底筋膜是一种广泛的腱膜,起源于内侧跟骨结节,向远端延伸至跖趾关节水平,外侧带达到第五跖骨基底部。 这个深筋膜带支撑着足部的纵弓,并在整个步态周期中提供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足底筋膜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通常被认为是多因素的。 各种研究指出了一些危险因素,如运动或体育锻炼、身体肥胖(BMI较高)、年龄、长时间站立、扁平足、距下关节旋前增加、踝关节背屈减少。

小腿后方肌肉紧张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吗?

临床上应用Silfverskiöld试验对单纯腓肠肌挛缩或腓肠肌-比目鱼肌紧张造成的踝关节背屈减少进行了鉴别。 (腓肠肌起源于股骨髁的后方,当髋、膝关节伸直时,肌肉紧张;髋、膝关节屈曲时肌肉松弛。该检查就是对两种状态下的肌肉情况进行比较。如果膝关节屈曲的情况下,踝关节背屈仍然受限,就可判定为单纯性腓肠肌挛缩)



当6至12个月的保守治疗收效甚微或没有改善,足底筋膜炎就可以定义为慢性或顽固性。据估计,约有10% 的急性足底筋膜炎发展为慢性症状。

一些研究表明,腓肠肌挛缩和足底筋膜炎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正是腓肠肌松解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依据。

■ Patel 和 DiGiovanni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对诊断为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同时伴有单纯腓肠肌挛缩进行了观察。 在全部254患者中,84%(211例)的患者存在踝关节背屈受限,其中57% (145例)患者有单纯腓肠肌挛缩,26% (66例)患者有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挛缩,17% (43例)患者踝关节无任何背屈受限。

■ Labovitz等医生在一项包括210个病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足底筋膜炎和腓肠肌紧张之间存在类似的联系。在对照组的107名没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中,51.4% (n 55)有腓肠肌挛缩或腓肠肌-比目鱼肌紧张,或两者兼有,而足底筋膜炎组(103例)有96.1% (99例)有挛缩。

保守疗法

90%的患者通过足底筋膜炎的保守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通常包括针对小腿后方肌肉和足底筋膜的拉伸; 使用足部支具;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口服、皮质类固醇注射; 物理治疗方式,包括体外冲击波治疗、超声波、冷冻治疗和贴扎。在进行治疗之前,必须确定是否存在腓肠肌挛缩,这样就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伸展小腿后部肌肉群,来使足底的症状获得缓解。

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手术治疗



通常,6到12个月的保守治疗失败时,需要对足底筋膜炎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

足底筋膜松解 对于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传统的外科手术就是通过内镜或开放手术的方式,将足底筋膜从起始的跟骨结节部分或全部松解,同时进行神经减压。但也有一部分医生认为,这样的手术会影响足底纵弓的静态支撑力量。此外,足底筋膜松解手术还会可以增加站立时中足和前足的压力。已有研究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足弓塌陷。在一项关于在步态周期中足底筋膜功能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由于足底筋膜的作用是将力量从跟腱传递到前足。因此,部分或全部足底筋膜松解,会影响步态过程足部向前推进的力量。

腓肠肌松解 一些研究人员对腓肠肌松解手术的的优点进行了研究,即对腓肠肌近端内侧头松解后的效果与传统的足底筋膜直接手术松解的方法做了对比:

■ Abbassian等医生是首先研究腓肠肌松解对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效果的人。他们将顽固性足底筋膜炎定义为1年保守治疗没有改善症状。对17例患者(21足)进行了3年的随访评估,其中17足(81%)的疼痛彻底或明显缓解。 58% (10人)的患者在术后1-2周症状即有所改善,其余42% 的患者的恢复时间在术后3-6个月。 有1人主观感觉小腿力量减弱;1人出现伤口裂开,并在2周以后愈合。15人 (88%)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并表示他们将这种方法推荐给其他需要足底筋膜炎治疗的患者。

■ Monteagudo 等医生回顾了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病患者的病历,他们将其定义为:在保守治疗的情况下,疼痛和其他症状持续9个月以上:

§ 30例接受腓肠肌近端内侧松解术

§ 30例接受传统的足底筋膜松解术

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0,无疼痛,到10,最大疼痛) ,腓肠肌松解组术前疼痛评分为8.2分,术后6个月为1.8分,术后12个月为0.9分,而足底筋膜炎松解组术前、术后平均评分为8.1分,术后6个月为4.5分,术后12个月为3.1分。 腓肠肌松解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分达到95% ,该组患者平均在3周内重返工作岗位并参加以前的体育活动。足底筋膜炎松解组的满意率为60% ,患者在较长的间隔时间(平均10周)后重返工作和运动。

足底筋膜炎松解组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疼痛性瘢痕5例、神经功能障碍1例、浅表感染合并伤口裂开1例。而在腓肠肌松解组,仅出现1例小腿血肿,随后自行消退。

这些发现表明,腓肠肌松解的患者与那些接受足底筋膜炎松解的患者相比,平均来说,患者满意度更高,恢复更快,更早地回到工作和以前的活动,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 Ficke等医生对17名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了小规模研究,所有患者都接受了腓肠肌松解手术,平均体重指数34.7 *(26.6 - 57.8)。其中包括3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4名糖尿病跟腱炎患者和3名吸烟者。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患者的足部功能指数明显改善(从术前的66.4,到术后的26.5),疼痛也明显减轻(视觉模拟量评分,术前评分为8分,末次评分为2分),平均恢复工作和术前活动时间为8周。

并发症包括1例腓肠神经炎,随后自愈;1例跟骨应力性骨折,采用行走靴同时限制负重后痊愈。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尽管体重指数高和其他合并症,腓肠肌松解对于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总结

顽固性足底筋膜炎可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病理治疗; 传统上,外科治疗主要限于足底筋膜松解术。 需要注意的,研究发现这种手术存在的一些并发症,包括持续疼痛、内侧足弓塌陷、切口疼痛和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此外,对传统足底筋膜松解术的满意率也仅为60%

腓肠肌松解是一种有效、相对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可以解决腓肠肌挛缩对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影响。 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疼痛、生活质量、活动水平,恢复速度快,并且引起的并发症很少。 但需要医生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腓肠肌挛缩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守或手术治疗方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