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能活动的关节多数都有内衬——滑膜,好比篮球或排球的内胆包绕着关节,能分泌关节液,起到润滑和营养的作用。患了类风湿关节炎之后,滑膜有了炎症,会将软骨、骨头等一点点地“吃掉”而且损害关节周围的一些肌肉、韧带,最终导致关节残废。
在整个过程中还会损害身体其他器官,包括肩、肘、膝、髋以及颈椎等,所以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十分常见,年轻女性多见,但也会发生在小孩和老年人身上。
目前还不知道类风湿关节炎的确切病因,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基因、内分泌因素、感染、风寒和湿冷气候等。
常见的症状——晨起后关节僵硬、活动不便,特别是手和脚;手和脚的许多小关节对称性发病,出现红、肿、热、痛症状;还有些患者双手出现畸形改变。
还有皮肤,在经常受压或摩擦部位的皮下(如肘部)出现无痛肿块,还可以有其他器官损害之后的表现。
化验检查——类风湿因子(RF)常常阳性,但是阴性也不能除外,还有轻度贫血、血沉升高等。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会有6~8年的活跃时期,然后症状就会减轻。根据我们的经验,一部分60岁以后患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症状通常较年轻患者轻微,也有更长的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每10个人就有1人在第一次发作后便进入缓解期,此后再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病史、体格检査、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才能准确诊断。早确诊、早治疗,相应地效果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