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溶栓,栓不容你”,急性脑梗死之静脉溶栓治疗

李方明医生 发布于2023-09-10 23:43 阅读量16964

本文由李方明原创

      如果说脑血管病是一颗子弹的话,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子弹就已经上膛,什么时候扣动扳机,谁也无法预料。


1.png


      进入9月,深圳天气一改往日的灼热,秋日午后的阳光温柔了不少。今年63岁的老王,在午后的阳光下遛弯散步。


      走着走着,突然一阵异样的感觉袭来,右侧上肢抬举无力,右侧下肢迈步困难,同时伴有右侧偏身感觉麻木。这症状来的毫无防备且无征兆,猛地一下,老王以为是自己的幻觉,但右侧肢体的肌力下降如此明显,老王下意识的确认,这一定不是幻觉,是身体出问题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风了?偏瘫了?”,老王心里嘀咕着,立即打电话给儿子。


      儿子一听,立马想起曾经看过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科普,怀疑脑梗死必须争分夺秒的前往医院专科就诊,遂带上老王立即驱车前往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一刻也不敢耽搁。


2.png


      9月2号,周六,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由李方明主任出诊。下午16点17分,看见老王儿子轮椅推着老王进入诊室,听完病情描述并迅速的专科查体后,李方明主任立即判断老王是急性脑梗死,同时在科室群里拉响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救治的警报铃,值班的二线张红鸭副主任医师和一线阳礼主治医师以及当班的护士快速反应,立即做好急性脑梗死的救治准备。


3.png


      15:15分,老王在散步中急性起病。


      16:17分,达到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诊室。


      16:30分,迅速完成头颅CT扫描排除颅内出血性病变。老王进入急性脑卒中绿色救治通道,立即办理入院,同时快速完成静脉溶栓前的相关评估和检查。


      16:48分,老王及家属签字同意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16:55分,输注静脉溶栓药物。


      17:25分,老王自觉右侧肢体肌力恢复一大半,仍残余轻度力气减弱。


      17:55分,静脉溶栓药物输注完毕,过程顺利,溶栓治疗结束,老王无溶栓并发症,同时脑梗死症状明显好转,症状无波动,也无症状进展。


      经过静脉溶栓治疗,老王双侧肢体肌力相差无几,NIHSS评分由治疗前的4分降为2分,评分越低说明症状越轻,代表治疗非常有效。


4.png


      纵观老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救治流程,黄金救治时间窗,一刻都没耽误,主要得益于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高效的救治模式,以及老王和家属能快速来到医院,同时快速签字同意接受医生的静脉溶栓治疗,丝毫没有犹豫和纠结。


5.png


      接下来的住院期间,老王一边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明确颅内梗死病灶,以及完善颅内颅外大动脉明确动脉血管病变情况追寻病因;一边继续双联抗血小板及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


      经过治疗,老王的症状逐渐减轻并恢复到起病前的状态,完全好转。


      他们一家心生感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最终化为“大医精诚,医者仁心”藏于心间。



      老王用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那么问题来了。


6.png

第一问
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李方明主任:老百姓也叫它“脑卒中“。它包括两种:一种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突然出现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处的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继而出现对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比如肢体偏瘫、麻木,言语表达和理解障碍等,医学叫做脑梗死(老百姓叫脑血栓)。另一种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也称为脑血管破裂,医学叫做脑出血(老百姓叫脑溢血)。


      在医院内,大部分脑卒中都是脑梗死,占70%-80%;脑出血大约只占20%-30%,相对较少。


第二问
怎么识别家人或自己出现了脑血管疾病?

      李方明主任:简单讲,三个动作可以识别。

      1.看脸部:看双侧脸是否对称,如果突然出现不对称,并且嘴角歪斜,应怀疑急性脑血管疾病。

      2.查双侧上肢和下肢:如果突然出现单侧的上下肢无力或麻木,应怀疑急性脑血管疾病。

      3.听语言:如果突然出现言语表达口齿不清,或者听不懂对方的日常交流语言,应怀疑急性脑血管疾病。


第三问
怀疑自己或家人脑血管疾病怎么办?

      李方明主任: 1、不能自己行动的立即拨打120送医院。2、能自行到医院的建议在家人或朋友同事的陪同下争分夺秒的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尽量不要独自一个人出行,因为脑血管疾病在起病后可能进行性加重导致行动丧失。


第四问
关键问题,到了医院会做什么?

      李方明主任:到了医院,医生会快速区分是急性脑梗死还是脑出血,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救治方法。如果是急性脑梗死,并且都向老王那样,在3-4.5小时内能赶来医院,医生将迅速启动脑梗死静脉溶栓救治通道,与时间赛跑,全力挽救脑内缺血“嗷嗷待哺”的脑细胞。


      静脉溶栓治疗,指静脉输注溶栓药物,是目前国内外急性脑梗死指南推荐的早期关键治疗方法之一。一般是静脉输注阿替普酶,目的是希望用药物将脑血管内的血栓溶解掉,达到血管再通,让缺血部位的脑组织恢复血液供应。因此,国内天坛医院杜万良教授有一句名言,“你不溶栓,栓不容你”,静脉溶栓溶的是症状加重的风险,溶的就是未来永久瘫痪的风险。


      静脉溶栓治疗虽好,但它有严格的限制条件。首先,你的在起病3-4.5小时内来到医院,并且见到神经内科医生,不在这个时间内,就不要想静脉溶栓治疗了。然后,经过神经内科专科医生评估是否能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只有在排除了静脉溶栓禁忌症之后,才能接受该治疗。第三,静脉溶栓治疗有相关的出血风险,这需要神经内科专科医生来权衡。同时,溶栓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果溶栓治疗效果不佳,神经内科医生还有介入治疗方法,比如介入取栓等。


7.png

   

      老龄化时代已来到,单纯年龄就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因素,同时,秋冬季节又将至,又是脑血管高发的季节,李方明主任提醒大家,合理作息,保持健康,如果家人或朋友怀疑脑血管疾病,建议第一时间到医院面见神经内科医生专科诊疗。


特别说明:本文的“你不溶栓,栓不容你”8字语句,摘自天坛医院杜万良教授的静脉溶栓语录。


专家简介

李方明   主任医师

      李方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血管介入中心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脑血管病的精准防控及治疗,尤其在脑梗死的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每周二全天,周四下午(脑血管病专病)

知名专家门诊:每周一下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