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骨折一定要开刀治疗吗?

王国林医生 发布于2019-06-03 10:09 阅读量7370

本文由王国林原创

      骨折在医学上是指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中断。骨折根据移位程度可分为移位骨折与无移位骨折。无移位骨折俗称“骨裂缝”,不需要复位,只需固定疗养即可。移位骨折通常是民间所说的“骨头折了或骨头断了”。此类骨折往往需要复位治疗。

       那么,移位骨折的复位标准是什么呢?大多数患者或家属都认为移位骨折一定要复回原来的样子,这样看着X光片子才放心。其实不然,移位骨折的复位标准有两种,一种是“解剖复位”,另一种是“功能复位”。所谓的解剖复位是骨折移位完全纠正到骨折前的状态,即完全复位。这是一种“理想”复位标椎,“现实”情况是,此种复位大多需要手术才能达到要求,而手术对患者来说又是一次创伤,有诸多风险及副作用。况且,骨科手术大多在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所以有点“残苦”。“实际”情况是,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通俗地讲,就是治好骨折的标准是“以前能干什么,治好后照样干什么”,而不是“以前骨头长会么样,治好后还是什么样”。因此,移位骨折复位另一种标准是“功能复位”,所谓功能复位就是指,在治疗移位骨折中,不强求骨折复位到原来的样,不必要达到X线片上看到的完全复位状态。当然,不完全复位也不是不用复位就行了,功能复位的标准要由骨科医生判断复位的“对位、对线”是否达到临床治疗标准。至于什么是“对位、对线”及其标准,那是医生的事。作为患者,只需要知道骨折后不要强求完全复位就行了,强求完全复位的结果只能是接受“残苦”的现实——手术。

       顺便说一下,骨折的愈合是以“骨痂”形式愈合的,就象树折后断端长个“包”一样把骨折断端给包起来。2~4年后,没有完全复位的骨折断端的“包”会自身修复到骨折前的状态——所谓“树大自直”也。

                                                                                                                                                                                                                                                  骨折移位整复后                                     1月后                                           半年后 (愈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