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常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淋巴瘤的分型还特别多,大概100多种,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淋巴瘤的20%,组织类型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经典型两大类,后者包括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远高于霍奇金淋巴瘤,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疾病的总称,病理上主要是分化程度不同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或网状细胞,主要发生在淋巴结、脾脏、胸腺等淋巴器官及肝脏、骨髓等结外器官,依据细胞来源分为三种基本类型:B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常见的独立亚型约30多种,B细胞型占总数的70%~80%,其中弥漫大B型是最常见的亚型,占总数的40%,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病理学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上都比较复杂,临床上进展迅速,常伴有结外侵犯,可累及胃肠道、肝、脾、骨、骨髓甚至中枢神经系统。
不过,不要一听到淋巴瘤是恶性肿瘤就害怕,在临床上,淋巴瘤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差异性很大,例如早期霍奇金淋巴瘤治愈率超过90%,晚期也有70-80%能长期无病生存,大部分惰性淋巴瘤10年生存率能到90%,弥漫大B也有超过50%治愈率,随着BTK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bcl-2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新药时代来临,PD-1、CART等免疫治疗的普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发展,淋巴瘤的疗效还能得到显著提高,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生存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淋巴瘤已成为可治愈之症。
郭智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血液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人民好医生(血液肿瘤)、南粤好医生。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委会主任委员、血液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血液病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副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
湖北省免疫学会肿瘤与微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
全球抗癌协作组(GCOG)血液肿瘤多学科临床试验协作组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深圳市医师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抗癌协会白血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