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学校如何预防及远离水痘

张广城医生 发布于2021-01-14 17:31 阅读量7088

本文由张广城原创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冬春季常见,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3-10

岁)儿童,传染性极强,在学校和托儿所易造成流行。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中、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

泌物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人群普遍

易感,儿童的患病率极高。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平均2周。发病前症状有发热、头痛、食

欲欠佳、全身酸痛等前驱症状,发病24小时内可出现红色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

向心性分布,起初为粉红色小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性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中央呈

脐窝状,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常累及,四肢皮疹少见。一般出疹期1~6日,相继可见细

小的红色斑丘疹- +疱疹- +结痂- +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瘢痕。水疱期痛痒明显,如果挠抓可继发

感染而可留下轻度凹痕。

学校、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流行, 会使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做好预防工作非常

重要。

预防方法:水痘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旦学校有人患水痘,要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

痂为止。其衣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学生,也应观察2~3周。由于水

痘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传染,所以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

毒,讲究卫生,减少水痘的传播机会。当周围有人得了水痘时,切不可封闭”]窗,给病毒增加传播机

会;不与水痘病人共用毛巾、手帕及饮食用具等。即使这样,由于患者出疹前两天即有传染性,隔离病

人并不能完全防止水痘的传播。因此,对体质较弱、免疫力差的易感人群预防水痘,较好的方法是接种

疫苗。

水痘治疗:水痘没有特效治疗,只需对症处理,预防皮肤继发感染,注意隔离,不要去公共场所。发热

期病人应卧床休息,在饮食上应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吃燥热和滋补性的食物,最好要清

淡易消化食物,如稀饭、面汤、绿豆汤等,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勤换衣物,勤剪指甲,皮肤保持清

洁,避免抓搔皮肤继发感染。局部皮肤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者可外用1%甲紫

或抗生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

或抗生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

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是目前治疗水痘-带状疱疹

的首选抗病毒药物,但须在发病后24小时内应用效果更佳。

家庭护理

1.注意消毒与清洁

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

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2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

开玻璃窗。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及时退热和饮水

如有发热症状,给予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要让病儿休息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

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家长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呕吐、头痛、精神不佳、烦躁不

安、嗜睡、惊厥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5.避免用手抓破疱疹

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引起化脓感染,局部感染较重,有可能留下瘢痕。为

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