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自我检测方法

黄炳杰医生 发布于2020-07-16 23:01 阅读量6929

本文由黄炳杰原创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巨大,但是很多人对骨质疏松不重视,觉得不就补补钙就行了?往往到了严重的症状如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骨折才到医院就诊,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然而骨质疏松可防、可治,所以大家必须加以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希望能引起大家对骨质疏松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从上面图片可以很清楚看到,正常的骨就像是实木,而骨质疏松骨像枯木,所以正常的骨不容易骨折,而骨质疏松的骨很容易骨折,骨质疏松的骨折,就像你可以轻而易举的掰断一根枯木一样。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意思是说如果你有骨折疏松症,你可能打个喷嚏,你都会骨折,想想就觉得可怕吧?

骨折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而除了骨折,骨质疏松还会引起疼痛、脊椎变形、甚至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疼痛: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脊椎变形: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畸形。严重的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影响心理及生活质量: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均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所以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巨大。

那骨质疏松有什么自我检测的方法呢?

1.   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我们可以抽1分钟时间做一下下图的IOF骨质疏松风险测试题,结果判断也很简单,上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

 

2.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OSTA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2,结果评定见下图。

 

也可以通过简图,根据年龄和体质量进行快速查对评估。

但需要指出,OSTA所选用的指标过少,其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判断,且仅适用于绝经后妇女。

所以有以上症状及自我检测是阳性,或者高风险的患者,建议尽早到医院行骨密度检查,尽早预防,尽早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现在人们往往会比较重视,也会规律的服药预防及控制,但是对于骨质疏松症,在生活中重视的人并不多,其实,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巨大,更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管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引起大家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