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眼诊病不是空穴来风

于宗祥医生 发布于2020-07-08 16:58 阅读量8933

本文由于宗祥原创

很多患者来到罗湖区人民医院中医治未病科听说于宗祥主任是通过望眼诊病的,纷纷觉得神奇与惊讶。其实望眼诊病技术是中医四诊之一,只是人们对望诊的内容知之甚少,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望眼诊病技术也在中医传承中不断地完善和深化。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精髓所在,《古今医统》曰:“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而切脉往往因为是一个可见的明显的动作,让患者误以为医生只通过切脉,判断脉象而诊病。其实不然,望诊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诊病技术,《难经》第六十一难中说到:“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这是最早对于望诊的记载。

《证治准绳》中记载:“华元化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见,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华元化就是指华佗,古代没有现代种类繁多,所以只能把眼睛比作丸子,通过方位来描述其中的变化。在现代的望眼诊病中,把眼睛比作时钟,这样通过钟的刻度,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到某个脏腑的病变。为什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呢?很多条经脉通过眼睛上衔接大脑,下连接脏腑,五脏六腑的病变会在眼睛眼白部分以不同形态、不同颜色发生在不同部位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望眼就可以知道身体内部的问题。

眼白部分,医学上叫巩膜,尽管有时患者尚无症状,但白睛(即眼白部分)特征已经提示患病。此时,如果不尽早采取措施,病证将逐渐加重,逐渐显现出明显症状。当疾病还未表现出明显症状的时候,眼白部分已经有了变化,当观察到这些变化的时候,应该开始进行防治,避免出现病情加重。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

罗湖区人民医院中医治未病科于宗祥主任已钻研望眼诊病技术多年,现任国家特批的“于氏望眼诊病技术研究院”的院长。曾多次作为中国中医专家代表团成员到国外传播中医文化和望眼疗法,所到之处受到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获得英国“中英文化健康大使”称号,还被聘为美国加州国际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和英国兰维多利亚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后期将会开展公益讲座,为大家科普望眼诊病技术与中医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进行关注于宗祥主任健康160主页。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