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晚期有项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胎心监护。
只要是上了心,对孕期知识有所了解的孕妈,都会知道这一常识。缺席倒是不会缺席,但令孕妈妈纠结的是,胎心监护结果不合格。
相信每位去做产检的准妈妈,都会心中忐忑不安,若顺利通过还好,折腾就折腾了,中间若稍有曲折就百般担忧,生怕胎儿出现什么问题。
有位孕妈,昨天去做胎心检测就没能过关,医生告诉她第二天再来,结果她当天晚上慌得做了一夜梦,第二天也紧张得不得了,但好在是过了,才终于放下心。
她有些疑惑,做胎心监护一会合格一会不合格,胎儿到底怎么样?以哪次结果为准啊?会不会宝宝已经有了缺氧的状况,但第二次没检查出来?
想必每个有此遭遇的孕妈妈,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其实不必担心,只要检查过关了就代表胎儿没问题,没必要纠结啦。
关于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在学术上,被称为胎心胎动宫缩图。
这是通过胎心监护仪记录胎动时、宫缩时的胎心变化,数据经分析处理后,会形成一条监护曲线,医生据此推测胎儿有没有缺氧的情况。
这项检查通常从怀孕36周起,每周都要做,因为到了孕晚期,胎儿已发育得很大、子宫空间相对较小,活动被限制,缺氧可能性大。
缺氧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会令胎儿窒息,还可能影响到胎宝宝的大脑发育、导致死胎。到了孕晚期,准妈妈们害怕的也是这件事。
胎心监护很简单,也不会令孕妈妈不舒服,整个过程耗时约20分钟,坐躺都可以,只需要在胎心跳动的位置涂抹医用凝胶、放上探头,即可监测。
每当感受到一次胎动,就按一次按钮,做好胎动过程的记录。
那么,合格的胎心监护结果是什么样的?
太多的专业名词就不说了,一是没必要知道,二是不好记。
孕妈妈可以简单理解为,胎心率:120-160次/分;胎动3次以上就是合格。
但在具体的专业操作上较为复杂,医生要通过5个指标为判断基准,才能判断胎儿是否缺氧。
每个指标按2分计算,全部通过为10分,总分在8分以上,就可以算及格了。
我们没必要懂这么多,医生说没问题基本就没什么问题,可以放下心来了,平时注意数胎动即可。
为什么胎心监护的结果会变化?
胎心监护既然是如此重要的检测,那么按理来说,结果应该很可靠才是,但这一天合格一天又不合格的是什么原因?
其实没必要太疑惑,这一情况在胎心监护中是经常出现的。
因此,一旦结果不合格,医生会要求再做一次检测。这其中原因有的可能是胎儿确实缺氧,但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乌龙一场。
毕竟产检需要操作,以及胎儿的配合,这些因素都是不稳定的,结果变化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个:
1、准妈妈记录不当
胎心监护的监测仪器需要记录胎动数据,而这就需要孕妈妈的配合。
胎动开始时按下按扭,仪器才会开始记录,但有些孕妈太紧张了,即使听到医生告诉她怎么做,真正到操作时按扭总是按得过快。
结果一分钟十几二次,这肯定不行。
也有的孕妈是太迷糊了,忘记了按按钮,等胎动过去了才想起来,这会导致数据缺失。
这样测出来的数据,即所谓的假性结果,不可做判断。
2、胎宝宝不配合
胎心监护的目的,就是观测胎宝宝在子宫中的情况。
要是胎宝宝犯懒,在监测过程中一动不动,当然就无法得到完整的数据信息,医生也没办法判断。
因此,孕妈们平时要多留心宝宝胎动的规律,尽量选择在他活跃的时段做胎心监护。要是错过了,胎儿做监测时一直在睡觉,自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推荐几个小技巧:
做胎心检测前,孕妈要吃饱睡好,保证自己和胎宝宝都有充足的精力。比如吃些甜品,能促进血液循环,也会让宝宝活力十足。
胎心检测的过程中不可迷糊睡过去,经常拍拍肚子,提醒胎宝宝也做做运动,保持活跃。
如果真的是胎宝宝的数据有异,而非其它原因,那么就要重视起来了,胎儿有可能正处于缺氧状态,要及时采取措施。
胎心监护结果不合格时,接下来怎么做?
1、听从医生的建议先吸会儿氧,然后再测一次,一般是医生认为胎儿有缺氧可能。
2、让孕妈第二天选择时间再来一次,这说明问题不大,很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3、医生会询问孕妈胎动情况,说明他认为是一场乌龙,但需要进一步确认。如果胎动平时规律,仅是监测时宝宝不配合而已,会叫孕妈自己注意,如有异常再去医院。
总之,孕妈检查前要做好准备,保持平常心,不必过度忧虑,听医生安排就好,他们都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