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6个“关键词”,不管你顺产还是剖宫产,提前了解更心安!

荆芙蓉医生 发布于2020-09-22 16:54 阅读量6875

本文由荆芙蓉原创


准妈妈进入预产期,下一步就是分娩了。

 

对于分娩,很多初产孕妈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和猜想,

“我到底是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呢?”

“哪种宫缩痛的时候就要去医院了呢?”

“是不是要书上说的所有分娩征兆都出现才会生呢?”…… 

 

熬到最后一关了,准妈妈们不自觉地又开始紧张起来。关于生孩子,每一位经历过生产的宝妈说法和描述都不一样,相信准妈妈也比对不少“分娩经验”,结果越看越乱。

 

其实,作为孕育的最后一关,分娩本就是水到渠成的,准妈妈只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词,心中有数自然不慌了! 

 

关键词一:见红

 

分娩前,由于不规律的子宫收缩使得宫颈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发生分离,因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这部分血液与宫颈黏液一起会排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见红”。见红并不会像例假初期量那么多,准妈妈们不要惊慌,因为这时候宫口还未打开,宝宝不会马上娩出的,一般来说,见红以后胎儿会在1-2天内降生。 

 

关键词二:破水

 

破水是分娩前常见的征兆之一,胎儿在子宫内是包裹在羊膜囊中的,羊水就环绕在宝宝周围。分娩征兆出现以后,宫缩会给胎膜不断的压力和刺激,一旦胎膜破裂,羊水就会流出。有的妈妈觉得破水和漏尿分不清,其实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破水不可控,而漏尿可能只有一点点就停止了。破水之后,孕妈要尽快躺卧并及时就医待产。 

 

关键词三:规律性宫缩

 

宫缩是临产前重要的征兆,很多准妈妈都说不知道如何区分真假宫缩。大家把握这几点就行,假性宫缩没有规律,休息一下就会明显减轻;真性宫缩持续时间较长,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深呼吸、躺下休息并不能缓解。一阵接一阵的宫缩出现以后,宫口就已经开始打开,这时候千万不要再观察了,及时就医准备分娩才是上策。

 

关键词四:入盆

 

“宝宝什么时候入盆的呢?”这个问题很多妈妈都很好奇。进入孕晚期,胎儿也在为分娩做准备,差不多到孕36周左右,胎儿就会调转姿势,从之前的侧卧位变为头朝下的倒立姿势,头部进入妈妈盆骨,直到分娩都不会再发生变化,这就说明宝宝已经做好与妈妈见面的准备了。孕晚期若胎儿未能及时入盆,应就医查找原因,以免影响到顺利分娩。 

 

关键词五:剖宫产

 

剖宫产和顺产的选择一直是很多孕妇纠结的事,总的来说,能顺产的尽量顺产。不仅对宝宝身体有好处,对妈妈产后恢复和尽快孕育二胎绝对是更有利的。剖宫产的初衷是对顺产阻碍的补充改进,并非分娩的捷径。二者孰优孰劣并没有标准答案,孕晚期产检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出最优建议。 

 

关键词六:产程

 

产程就是分娩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产程:规律性宫缩出现,宫口逐渐打开直至开10指,这段时间阵痛最为明显;

 

第二产程: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这个阶段比第一产程要短得多,但却是最关键的阶段,准妈妈一定要配合好医生;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已经凤凰涅槃的妈妈这时候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休息。 

 

结语:

 

很多孕妈妈是第一次当妈,难免紧张、焦虑、茫然,孕妈们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的同时,还应调整好心态,切勿焦躁,多了解一些积极向上的育儿知识,不要被个别案例吓到了。

分娩征兆出现以后根据医生提醒正确应对,及时就医待产就好。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