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卵巢囊肿,真是因为脾气大吗?要不要手术?

占雪琴医生 发布于2025-03-18 12:01 阅读量375

本文由占雪琴原创

我的情绪明明控制得挺好的

怎么体检查出了卵巢囊肿

工作近7年的粉丝小黄在后台咨询

其实,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很多因素有关

并不只是情绪起伏大的缘故

对“卵巢囊肿”一词

很多人一听到就后怕

是不是就生不了孩子了

是不是要手术切除

...

就大家所担忧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卵巢囊肿是怎么回事?

卵巢囊肿是卵巢内或表面形成的充满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状结构,多为超声检查时发现。卵巢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育龄期最为多见。卵巢囊肿一般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90%卵巢囊肿是非恶性的。

①生理性囊肿:多与月经周期相关,由黄体和卵泡发育而来,如黄体囊肿和滤泡囊肿。一般在月经后几天就会消失。卵巢囊肿可在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五天左右(从月经来的第一天起算)复查彩超,若囊肿消失了则无大碍。

②病理性囊肿:则与月经周期无关,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好好的,怎么会有卵巢囊肿?

1.基因遗传:研究表明,卵巢囊肿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卵巢囊肿的历史,那么其他女性成员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2.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体内激素分泌,进而增加卵巢囊肿的风险。

3.细胞生长异常:若患者长期受到辐射刺激,可能会导致卵巢内部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囊肿。

4.排卵障碍:在正常情况下,卵巢会定期排出卵泡。如果这一过程受到干扰,卵泡未能如期排出,可能会在卵巢内部形成囊肿。

5.内分泌失衡:卵巢的功能受到体内激素的调控。如果这些激素的分泌失衡,可能会导致卵巢功能异常,进一步增加囊肿的形成风险。


发现卵巢囊肿,怎么办?

不要恐慌:首先,发现卵巢囊肿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病理性囊肿。大多数卵巢囊肿为良性,所以治疗上,常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症状、囊肿类型、大小以及生育要求等因素。

遵医嘱复查:完善CA125、HE4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初步评估其良恶性,必要时进行盆腔MRI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体积较小、无症状的生理性囊肿,通常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囊肿的变化。

医疗干预: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病理性囊肿,综合评估后,若患者无手术意愿,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对于体积较大、持续存在、怀疑恶变的囊肿,或者出现囊肿扭转、破裂等并发症时,则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要如何预防

日常要做好这几点

做好定期妇科检查

建议没有特定疾病史或症状的普通女性,每年检查一次卵巢;卵巢囊肿患者则要遵医嘱安排检查,一般初期每2~3个月做一次B超检查,并适时抽血检查卵巢肿瘤指标。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卵巢囊肿的形成跟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饮食结构上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苹果),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比如瘦肉、鸡蛋、豆腐)少吃:腌制的食物(比如腊肉、酸菜),活血、富含激素的食物(比如桂圆、红枣)


心情要保持愉悦

因为卵巢属于内分泌器官,一旦负面情绪(比如愤怒、焦虑)过多,就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对卵巢造成伤害。大家可以通过向人倾诉、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来保持心情愉悦。


平时也可以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既可以放松心情,又能促进气血运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