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脾气暴躁得一点就炸,情绪敏感得一说就恼,甚至还会头痛、水肿、失眠……仿佛一来月经,就变了一个人。
从初潮到绝经,女性要和月经相伴几十年。这么长的时间里,月经来得多了、少了,早了、晚了,周期长了、短了,都会引发各种担忧。
到底什么样的“造访”频率和状态才算正常?
经期,身体各部位经历了什么
简单来讲,月经就是激素变化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的现象。由于激素波动,女性身体还会发生一些其他变化。
凝血功能变差
女性经期的凝血功能(人体自身的止血能力)要比平时差。子宫内膜可释放出较多的组织激活物质,使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多。它抗凝血作用较大,此时的出血倾向更明显。
外阴、阴道充血
经期,阴道、外阴都是充血状态,有些女性月经期间性冲动会更加明显。
心理、情绪异常
月经期间,部分女性会出现情绪问题。如果再加上痛经或出血量过多,情绪问题可能更严重。
免疫力下降
受内分泌的影响,经期女性的免疫力会下降,此时感染的风险比平时更高。
便秘、腹胀
不少女性还会出现便秘、腹胀等,此时要多喝水、多摄入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正常排便。
正常的月经是怎样的?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多多少少都听说过一个词:月经不调。到底怎样算月经不调?先来看看一次正常的月经什么样!
周期:21~35天
正常的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21~35天,平均周期为28天。
周期<21天为月经频发,这种情况首先考虑妇科内分泌疾病,比如排卵障碍型、黄体功能不全;
周期>35天为月经稀发,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生活方式或某些疾病导致的。
是什么让月经的周期延长?
1. 卵巢问题:如果月经周期延长两三个月,甚至提前闭经,多与内分泌、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卵巢相关疾病有关。
2. 甲状腺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少,也会使女性月经推迟,还会伴随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
3. 垂体腺瘤:如果周期延长,同时伴有泌乳现象,要警惕垂体腺瘤。
出血量:20~80毫升
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少于20毫升为过少,超过80毫升为过多。
一个简单的判别方法:
5毫升的量可湿透1片卫生巾,如果每次月经无法用完10片一包的卫生巾,或者超过两包,都应尽早去看医生。
临床上,大多数女性会因为月经量少就诊,但经量过大与器质性病变的关系更为密切,比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要尽早就医。
是什么让出血量变少的?
1. 生活方式等因素:压力过大、心情不佳、作息无度、过度节食等,都与经量少相关。
2. 内分泌疾病:最常见的病理性因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伴有肥胖、多毛、痤疮等;此外,还可能是卵巢功能衰退、内分泌失调等。
3. 人工流产:尤其是多次人流刮宫的,可能出现宫腔粘连,月经变少。
4. 口服短效避孕药:有些人吃药后经量会变少,一般停药后会恢复,不要担心。
经期:2~8天
出血一般2~8天,但不是每天出血一样多,一般前几天出血多一些。
不同人的月经周期、出血量是不一样的,关键要有规律。跟正常的月经相比,月经不调也包括了三个方面:周期、经期和经量,任一方面出问题都是月经异常。
第一次发生异常可自行观察,如果超过两次,就要及时就医,通常需要检查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妇科超声等。性激素六项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3~5天检查,可以反映卵巢的功能状态。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且急于检查的人来说,则随时可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