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点:
1、畅情志:保持平常心,避免情绪过激,勿过怒或过喜;
2、适当运动:微汗出为宜,忌大汗淋漓;稍呆空调房;预防脚癣,选择质地及透气性较好、吸汗性强的袜子;
3、避风寒:汗后注意拭擦干爽后再进入空调房或吹风扇;
4、调饮食: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应暑夏季节、岭南地区的食品,以“清心、解毒、祛湿、健脾”为原则;减少摄入甜腻、湿热、酸涩、生冷、辛辣刺激食品;多饮温开水。
细则:
清心解毒:苦入心,适当增加苦味蔬果的摄入,如:苦瓜、莴笋、丝瓜、苋菜、西瓜、香蕉、苦菜(败酱草、陕西称“苦麻菜”)等;
健脾祛湿:代表汤方:五豆粥、鲫鱼汤、牛大力(或五爪龙)加薏米熬猪骨头汤
清利湿热:甘淡利湿,微苦清热,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黑木耳、胡萝卜、芹菜、藕、山药、西红柿、草鱼、荷叶、莲子、芦根、白扁豆;
代表茶品:庄礼兴教授自拟祛湿五花茶;
汗出较少,适当增“辛”:姜、蒜、葱、香菜、芥末;少吃辣椒;
汗出过多,适当食“酸”:西红柿、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猕猴桃、小麦、猪肉、芹菜、醋;
代表茶品:同仁堂酸梅汤;
忌生湿助湿、酸涩辛辣:胡椒、辣椒、桂皮(肉桂)、生姜、生蒜、茄子、芒果、榴莲、龙眼、橙汁、蘑菇、海鱼、虾、蟹等海鱼;
养生汤水或茶品煎煮方法:
一、庄礼兴教授自拟祛湿五花茶:
(一)材料:木棉花30g、鸡蛋花30g、菊花15g、金银花15g、布渣叶30g、麦芽15g、甘草6g。
(二)煮法:煮水代茶喝。
(三)适应症及功效:症见:发热恶寒,喉咙痛,咳嗽,或拉肚子;舌红;苔黄腻等感冒(包括胃肠型感冒)。
(四)注意事项:脾胃虚寒不宜。
二、同仁堂酸梅汤:
(一)材料:乌梅25g、黑枣25g、山楂35g、陈皮5g、甘草2g、冰糖50g、干桂花6g、洛神花5朵。
(二)煮法:
1、将除了冰糖、干桂花外的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600ml左右的清水,浸泡15-20min,时间不嫌多。
2、第一遍熬制:浸泡好的材料倒入锅中,放在或火上大火烧开,烧开后改小火熬煮半小时。
3、第一遍熬好后,将汤汁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所有原液保留在锅中。
4、第二遍熬制:在锅中重新加入清水,重复第一遍熬制的方法,同样加入600ml左右的清水,小火熬制半小时。
5、在起锅前放入冰糖及干桂花。
6、根据个人口味放入冰糖,溶化后,关火。将第二遍熬制出的汤汁与第一遍熬出的汤汁混合,放凉后放入冰箱保鲜。
(三)注意事项:孕妇饮用请务必在煎煮前去掉山楂。
三、五豆粥:
(一)材料:赤小豆、小米、绿豆、白扁豆、薏苡仁、黑糯米或黑豆。
(二)煮法:
1、将赤小豆、白扁豆、绿豆、黑豆除净杂质,放入600ml左右的清水,浸泡15-20min后煮六成熟;
2、再加入小米、薏苡仁(或加入黑糯米)熬煮粥品;
3、煮好后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或盐调味。
(三)注意事项:
1、赤小豆色红入心,可健脾补血;
2、小米色黄入脾胃,可健脾和胃;
3、绿豆色绿,可清热解暑利尿;
4、白扁豆、薏苡仁色白可健脾祛湿;
5、黑糯米或黑豆色黑入肾,可补肾滋阴,痰湿体质或脾胃虚弱者慎服黑糯米。
6、以上食材用量视食用人数、体质偏颇而定。
四、苦瓜食用方
(一)苦瓜切薄片凉拌,适合青壮年、实热者。
(二)苦瓜排骨汤,老少皆宜。煎煮法:将苦瓜切块去瓤,用开水焯过,再用油、蒜爆炒以减弱其寒性,然后再与排骨同煲至熟烂。
(三)苦瓜炖牡蛎:
1、材料:鲜苦瓜250g、牡蛎肉250g、料酒、盐、湿淀粉、食用油、葱花、姜末、香油各适量。
2、煮法:
(1)将苦瓜洗净,剖开后去瓤及籽,切片,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用冷水过凉,备用。
(2)炒锅放火上,放食用油烧至六成熟,放葱花、姜末煸出香味,随即放入苦瓜翻炒,并加入牡蛎肉及料酒,炒匀。
五、黄鳝
三伏天食用堪比人参 ,可煮“黄鳝荷叶饭”,或者“酱烧黄鳝”,“酱烧黄鳝”烹煮方法如图(此处转载):
林洁锋(整理)
日期: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