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什么是功能性便秘?
便秘一般即指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在不用通便药时完全排空粪便的次数明显减少等。上述症状若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
便秘的病因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如能排除便秘的器质性病因,如由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即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年龄、性别、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心理以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生活环境改变(如外出旅行等),精神紧张(如学习、工作压力大等),饮食、排便习惯不良等,均可导致功能性便秘。近年来,人类社会快速发展,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加,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逐渐增加。《2019年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中指出经济情况、文化程度等因素亦与便秘相关。
二、长期便秘的危害
1.导致痔疮和肛裂:长期便秘,排便过于用力使肛管粘膜向外凸出,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形成痔疮;粪便划破肛管,形成溃疡与创口,就会形成肛裂。
2.形成腹疝气: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腹内脏器如小肠等经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
3.导致肥胖:便秘可能导致大肠水肿、下半身血液循环减慢,容易使患者形成梨形身材或腹部肥胖等。
4.产生体臭:便秘导致机体毒素堆积,可能引起口臭、体臭等。
5.影响食欲:便秘可引起腹部胀满,产生恶心、厌食、食欲减退等。
6.神经衰弱:便秘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失眠等。
7.诱发癌症:便秘时粪便停留于肠道内,可能使致癌物长期慢性刺激肠黏膜,诱发大肠癌等。
8.造成猝死:若便秘患者同时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排便费力,血压升高,可能会导致猝死。
三、功能性便秘的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瑰宝,遵循着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中医认为,便秘主要是因为肠腑壅塞不通或肠失滋润,大肠传导不利引起。针灸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使气血重新顺畅流动,恢复肠道正常的传导功能。古代医家治疗便秘,多取腹部及下背部腧穴为主,针刺多于艾灸,以泻法为主。
1. 天枢穴
(图片来自网络)
天枢为大肠募穴,是大肠经气结聚在腹部的腧穴,针刺天枢穴可以直接调节大肠功能,增强大肠蠕动,促进粪便的传导和排泄。
2. 大肠俞
(图片来自网络)
大肠俞为背俞穴,位于人体背部,与天枢穴同用为俞募配穴,前后呼应,从背部调节大肠功能,是治疗脏腑病常用的配穴组合。
3. 上巨虚
(图片来自网络)
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主要用于调理大肠腑气。下合穴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合治内腑。”《素问·咳论》也说:“治府者,治其合。”
4. 支沟
(图片来自网络)
支沟为三焦经经穴,能宣通三焦气机,通调肠腑,三焦是人体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气机通畅则全身的气血津液运行正常。针刺支沟,可使肠道气机通畅,有助于排便。
5. 照海
(图片来自网络)
照海为肾经经穴,可滋润肠腑,配合支沟穴,通润相济,为治疗便秘的效穴。
根据临床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的不同,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又可分为热秘、气秘、冷秘、虚秘。在治疗过程中,专业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因,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进行针刺。冷秘、虚秘可配合艾灸。一般需要多个疗程,每周2-3次治疗,每次约20-30分钟,通过几个疗程的系统治疗,许多患者的便秘症状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便秘患者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补充足量的水液,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针灸治疗便秘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不但能改善症状,还能调整全身内在平衡,调理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