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中国
对比老时代
家庭分工结构不同了
年轻人负责赚钱钱和生孩子
老人负责带孙子
尤其一线城市
生活压力较大
一般都是双职工家庭
就算没有老人带
也要请阿姨
而请阿姨一般也是请年老
经验丰富、性价比高的
相当于请一个别人家的老人家带娃
价位4K至1W不等
这是深圳行情
(你是不是好奇张医生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行情
哈哈
因为张医生的门诊上
有很多八卦的爷爷奶奶
相互八卦家事
我就顺带了解行情了)
不管是自家老人家带娃
还是请的别人家的老人家带娃
基本都有一定的通病
两代人的育儿理念不同
奶奶说要把尿
妈妈说不要把尿
奶奶说长牙了就要吃饭了
妈妈说要满6个月
奶奶说一哭就要抱起来摇摇
妈妈说先用言语安慰和轻拍
奶奶说6个月奶水没有营养要断奶
妈妈说现代医学建议喂到1岁以后
blablabla……
类似的太多
有没有躺枪的
以上是门诊所见所闻
下面才是正题
老人家带孩子呢
尤其是自家老人家
有隔代亲
这是好事
也有麻烦的一面
尤其是吃饭方面
总是有门诊上的妈妈抱怨
我们家奶奶老是怕孩子饿到了
总是边哄边喂
多塞一口是一口
有时还追在孩子后面喂
也有爸爸总是夹一堆肉塞给孩子吃
他说孩子在发育
怕肉吃少了营养不良
更有甚者
我们家外公怕孩子晚上饿
半夜12点把孩子从梦中拉起来喂饭
还有奶奶不厌其烦地
每天每天的煲汤
煲凉茶给孩子喝
天哪
你以为现在是50年代?
在大城市还有吃不饱营养不良的孩子?
真是扎心啊
这些爷爷奶奶自己受过苦
挨过饿
总担心孩子是不是饿着
是不是冻着
心是好的
然而方法是错的
前天有个奶奶跟我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难养
我自己的几个孩子
那时候没得吃都好好的
到孙子了就个个有的吃却不吃了
我说
那是你们喂养喂坏了
这个奶奶就震惊了
怎么会坏了
天天青菜鱼肉虾汤的
亏待自己也不能亏待孩子啊
张医生你说的不对
我回答
怎么不对
孩子最好的饮食习惯是自己吃饭
饿了自然自己会找吃的
(人类一出生就会觅食
自己寻找乳头吃奶)
饱了自然不愿意吃
你们天天大鱼大肉
还骗着哄着吃
一不留神就吃撑了
脾胃运作不动了自然就罢工
然后一碗粥就够一天的饮食
这样的孩子
我门诊上多了去了
我都数不过来
他奶奶不出声了
推拿几日加饮食清淡
孩子又知道饿了
要找吃的了
所幸越小的娃越小脏腑轻灵
容易恢复
各位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
请你们放宽心养
把自己当后爸后妈那种
给孩子少吃点
爱吃吃
不吃拉倒
这样的方法养
孩子健健康康没烦恼
还有一个坑
穿衣穿多少
再有一个坑
空调吹不吹
以及凉茶的坑
这些坑
我们往后再谈
你还有哪些坑感兴趣
我们可以聊聊
▼
育儿,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