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

彭衍立医生 发布于2020-04-06 22:25 阅读量8291

本文转载自深圳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陈煜锋

膀胱癌术后为什么要灌注治疗?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75%-85%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也称浅表性膀胱癌:肿瘤没有肌层侵犯,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肿瘤分期:Tis、Ta、T1)。其常规治疗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但治疗后复发率高达40%-80%,所以术后要辅助膀胱灌注治疗化疗药或卡介苗,减少肿瘤的复发率。

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经历了什么发展历程?卡介苗(BCG)是牛型结核分支杆菌通过减毒后制成的活菌疫苗,1976年美国Morales等首次报道卡介苗作为免疫制剂应用于治疗膀胱癌;1980年Lamm等通过对照试验证实BCG治疗膀胱癌的疗效;1990年美国FDA批准BCG用于临床治疗膀胱癌;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应用证实了BCG灌注治疗膀胱癌明显优于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卡介苗膀胱灌注为什么能预防肿瘤复发?BCG属减毒的结核杆菌,局部灌注使膀胱粘膜发生非特异性感染,可提高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进入病灶而破坏肿瘤的正常生长环境,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次,菌苗经膀胱粘膜吸收入血流以及引流到局部淋巴结内,刺激网状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激活而动员大量的免疫细胞参加免疫反应,膀胱粘膜则出现细胞浸润、渗出、粘膜坏死;此外BCG可诱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引起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活性,从而降低肿瘤进展及复发风险。

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适应症有哪些?卡介苗膀胱灌注需根据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风险选择适应证,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根据NMIBC 的复发和进展风险将其分为三个危险度:①低风险:同时具备原发、单发、Ta G1 、直径小于3 cm、没有膀胱原位癌(CIS);②中等风险:所有不包括在低风险和高风险分类中的NMIBC;③高风险:具备以下任何一项条件的为高风险的NMIBC,T1期肿瘤、高级别尿路上皮癌、CIS、同时满足多发、复发和直径大于3 cm 的Ta G1-2 。

卡介苗灌注其绝对适应症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膀胱原位癌;相对适应症为: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不推荐卡介苗灌注治疗。卡介苗灌注禁忌症有哪些?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器官移植者、哺乳期、孕妇、顽固性泌尿系感染者、TURBT术后2周内伴有肉眼血尿患者、有创导尿及膀胱镜术后。

如何掌握卡介苗灌注的疗程?大量的循证医学证实,卡介苗灌注至少维持一年,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高危的NMIBC,足量维持灌注3年其肿瘤复发率低于仅灌注1年者。然而对于中危的NMIBC,长期的维持灌注并不会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率。BCG膀胱灌注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案主要有以下2种:

方案一(1年,灌注15次),诱导灌注:卡介苗60-120mg/次,每周灌注一次,连续6次;维持灌注:术后第3、6、12个月的每月前三周,每周灌注一次。

方案二(1年,灌注19次),诱导灌注:卡介苗60-120mg/次,每周灌注一次,连续6次;然后每两周灌注一次,连续3次;维持灌注:诱导灌注后每个月灌注一次,连续10次。

2019年7月国内发表了一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的就是以上两个方案,从其研究的结果来看两种方案差别不显著:无肿瘤复发率:(方案一 80.0%,方案二 88.3%),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案一 68.5%,方案二 71.8%)。

卡介苗灌注有哪些副作用?如何处置?BCG灌注后不良反应分为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相对于膀胱内灌注化疗而言,卡介苗灌注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尤其是膀胱炎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少数患者还可以发生全身并发症。但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大部分并发症均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局部副作用及治疗

1、膀胱刺激症状: 发生率最高(>90%),予非那吡啶,溴苯胺太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如果症状在几天内好转可继续灌注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要延迟灌注治疗,进行尿液培养,指导抗菌药物治疗。

2、血尿:多数在几天内自行消失,建议多饮水、排尿。如果血尿持续,应进行膀胱镜检评估膀胱肿瘤是否复发。

3、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有症状者)、睾丸-附睾炎:进行尿液培养,给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止膀胱内灌注治疗;如果附睾形成脓肿或治疗无效,行睾丸切除术。

4、尿道狭窄:导尿致局部损伤炎症反应及BCG药液渗入粘膜下,引起炎性狭窄,可予定期予尿道扩张。

全身性副作用及治疗

1、全身不适、低热(<38.5度):绝大部分可在48小时内自行缓解,考虑为机体对卡介苗的自身免疫反应,不需特殊处置。

2、关节疼痛和、关节炎:罕见并发症,考虑为自身免疫反应,可予NSAIDs止痛治疗。

3、持续高热(>38.5度、超过48h):永久终止BCG灌注;尿培养、查血生化、胸片,诊断评估后予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处置;必要时传染病医院会诊并治疗。

4、BCG脓毒症,肺骨等器官结核:BCG脓毒症是卡介苗治疗最严重的合并症,可危及生命。卡介苗虽然是减毒的结核菌,但仍可引起结核。出现上述问题都需要及时终止BCG治疗,到专科医院救治。

5、过敏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和抗炎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