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肝炎知道多少?

黄小准医生 发布于2024-11-30 21:00 阅读量466

本文由黄小准原创

肝炎是指由微生物感染、免疫反应、药物作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

常见病因

- 病毒感染:如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等,其中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多经血液、母婴、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 药物及化学毒物:某些药物、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抗癫痫药物以及过量摄入的毒素等,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

- 酒精滥用: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导致酒精性肝炎,酒精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还可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

- 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健康肝细胞,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肝脏的抗体,导致炎症和肝细胞损伤.

- 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威尔逊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代谢某些物质,从而在肝脏内积累,引起炎症和损伤.

常见症状

- 消化道症状:恶心、食欲减退、厌油、腹胀、腹痛、呕吐等.

- 全身症状:乏力、疲倦、精神萎靡等,严重时可出现嗜睡、昏迷.

- 皮肤表现:皮肤、巩膜黄染,伴有皮肤瘙痒,还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慢性肝病者可出现肝病面容.

检查方法

-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检测、病原体及相关血清学检查等.

- 尿液检查:深度黄疸或发热患者,尿胆红素可阳性,还可出现少量蛋白质,红、白细胞或管型.

-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磁共振检查等,可帮助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等情况.

- 肝穿刺病理检查: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可明确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

治疗与预防

- 治疗原则:以充足的休息、适当的加强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同时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

-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粪-口传播;避免不安全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有血液接触的物品;安全性生活;接种肝炎疫苗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