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早期发现要点

黄小准医生 发布于2024-11-29 10:48 阅读量598

本文由黄小准原创

1. 定期体检筛查

- 普通人群基础筛查:每年安排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反射成像原理,查看胰腺整体形态、大小是否正常,有无明显的占位性病变、囊肿或者胰管扩张等异常迹象,初步监测胰腺健康状态。

- 高危人群强化筛查:年龄 40 岁及以上,同时具备长期吸烟、酗酒习惯,有慢性胰腺炎病史,肥胖且患糖尿病等高危因素者,体检频次应提高至每半年一次。除腹部超声外,需加测肿瘤标志物 CA19 - 9(糖类抗原 19 - 9),它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常显著升高,可作为重要预警指标;还应进行增强 CT 扫描,借助造影剂让胰腺内部结构、血管及潜在微小病变清晰显影,精准识别肿瘤细节,或者选择磁共振成像(MRI),凭借对软组织高分辨率优势,清晰勾勒胰腺轮廓与病变,明确病变性质、累及范围。

2. 密切关注身体异常

- 腹痛特征警觉:对上腹部尤其是深处出现的反复隐痛、钝痛保持警惕,若疼痛逐渐加重、持续不缓解,或开始向腰背部呈束带状放射,尤其在夜间平卧时痛感加剧、难以通过变换体位减轻,要及时就医排查胰腺癌可能。

- 黄疸相关迹象:当皮肤、巩膜(眼白)不明原因发黄,且尿液颜色加深似浓茶,大便颜色变浅呈灰白色陶土样,伴随皮肤瘙痒难耐,很可能是胰头部位病变压迫胆管致胆汁排泄受阻,需即刻深入检查胰腺。

- 消化功能监测:出现毫无缘由的食欲严重减退,进食后频繁腹胀、恶心、呕吐,体重短期内大幅下降、身体消瘦且通过常规调理肠胃措施毫无改善,要考虑胰腺疾病因素,尽快就诊。

- 血糖异常重视:若既往无糖尿病史却突然血糖波动剧烈,既有多饮、多尿、多食的高血糖表现,又或时常发作不明原因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慌、手抖等症状,鉴于胰腺胰岛细胞功能或受影响,务必深入检查胰腺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