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潜在的健康威胁

黄小准医生 发布于2024-11-04 07:30 阅读量289

本文由黄小准原创

一、胆囊结石概述

胆囊结石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胆结石占胆囊疾病的 20% 左右。正常胆囊内本无结石,当胆囊出现炎症、胆汁中胆固醇异常或胆管发育异常时,就可能形成结石。尤其在饮食不规律、体质肥胖等人群中发病几率更高。

胆囊结石虽常见,却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患者常出现右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绞痛或胀痛,部分患者还会有右侧肩背部放射状疼痛。此外,还可能伴有腹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

再者,胆结石如果进入胆总管内,容易嵌顿在胆管内,引起胆汁流出道梗阻以及胰腺液排泄障碍,导致胆管炎或者胰腺炎。这两种病情较为严重,容易出现生命危险。而且,胆囊结石长时间存在胆囊内,有恶变的可能,虽然机率较低,但也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总之,胆囊结石不可轻视,一旦发现应及时就诊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具体危害表现

(一)引发胆囊炎

当胆囊结石在胆囊内移动时,会不断刺激胆囊壁,从而引发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剧烈的绞痛,也可能是持续的隐痛,疼痛常放射到右肩或右背部位。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 38℃甚至更高。

(二)导致胆道梗阻

胆囊结石可能会堵塞胆道,引起梗阻性黄疸和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当结石堵塞胆道后,胆汁排泄受阻,胆汁大量堆积导致胆管压力过高,致使毛细胆管破裂,胆汁反流入血,从而引发巩膜及全身皮肤等部位出现黄染表现,即梗阻性黄疸。同时,胆结石堵塞胆管后易导致大量细菌繁殖,毒素释放入血后易引起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三)造成胆囊穿孔

如果胆囊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胆囊穿孔。胆囊结石引发的胆囊穿孔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为急性穿孔,会导致胆囊中的胆汁弥漫到腹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此时患者会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手术治疗,还可能会造成多脏器感染,形成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四)增加胆囊癌风险

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可能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病几率。约 60-85% 的胆囊癌患者伴发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形成后,会与胆囊黏膜内壁产生摩擦刺激,引发胆囊粘膜异常增生、突变,炎症长期刺激致胆囊癌的发病率上升。同时,胆汁中存在一些致癌物质,胆囊结石还会对胆汁的排泄造成影响,也会增加胆囊癌变的风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