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是我们身体中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但有时候胆囊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么,哪些胆囊疾病需要做手术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胆囊结石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如果胆囊结石引起了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疼痛反复发作,影响了生活质量,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疼痛一般是由于结石刺激胆囊或胆管,引起胆囊收缩或胆管痉挛所致。
胆囊结石较大:当胆囊结石直径大于 3 厘米时,即使没有症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较大的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可能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生几率,所以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充满型胆囊结石:如果胆囊内几乎被结石充满,胆囊已经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和储存胆汁的功能,这时也需要手术治疗。
二、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如果经过保守治疗(如抗感染、禁食、输液等)后症状没有缓解,或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如果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萎缩或者合并有胆囊结石等情况,也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三、胆囊息肉
息肉直径较大:一般来说,当胆囊息肉直径大于 1 厘米时,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息肉增长迅速:如果胆囊息肉在短期内迅速增大,也提示可能有恶变的倾向,需要及时手术。
合并有其他异常:如果胆囊息肉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等问题,或者患者有胆囊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胆囊癌
如果怀疑或确诊为胆囊癌,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部分肝脏切除术以及周围淋巴结清扫等,具体手术方案要根据癌症的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胆囊疾病,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医生会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