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古讲究睡“子午觉”,其中就提示睡午觉的习惯延古至今,也说明午觉在中国养生史上就有一席之地,午觉是提神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睡好午觉非常重要。但对于午觉,您真的有了解吗?很多人体会到了睡午觉的好处,宝妈们很是着急,“我家孩子就是不肯睡午觉,不睡午觉是不是对身体不好呀?”;也有部分宝妈发现孩子午觉之后“睡不醒”“睡后更没精神”。
首先,睡午觉有哪些好处?
1、增强免疫力:午睡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免疫细胞的活跃性,增强孩子免疫力。
2、消除疲劳:尤其是在夏天昼长夜短,人体流失汗液较多,适当午睡能缓解机体疲劳,提升下午的学习状态。
3、保护心脏:专家研究表明,保持高效的午睡习惯,能维持体内激素分泌平衡,呵护心血管系统稳定,减少相关发病率。
4、有利于智力发育:充足的睡眠能让孩子精力充沛,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育。
其次,睡午觉是必须的吗?
有专业机构做了长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如果按时睡了午觉,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往往会比不睡午觉的学生好很多,同时情绪状态也会比较稳定。可以看出,睡午觉对孩子的发育的确是有好处的。但他们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因为被强迫睡午觉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影响了夜间的睡眠质量、下午更显的没精神、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影响生长发育等。午觉似乎对他们没有产生积极影响,反而打乱了他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不利。
所以,如果您家孩子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只要满足两点,无需担心:
1、午后精神状态如常
孩子之所以会睡午觉,其实是身体“困”,此时适当的午睡能给予机体一定的修复作用。但如果宝宝一整天精神饱满,几乎看不出累,反应灵敏,能一直坚持到晚上都不会困,那么就说明孩子一天的睡眠很充足,不用再额外午睡了。
2、午后情绪稳定
孩子的情绪反应比较能真实准确的反应孩子的内心,宝宝睡眠不足,需要睡觉的时候,大多情绪不太稳定,会无理由的哭闹和发脾气,此时,建议适当午睡。但如果孩子午后情绪非常稳定,无明显的情绪波动,那么他们大多不需要午睡,父母最好不要强迫他们,否则可能会成为负担,反倒耽误其身心发育。
最后,午觉应该怎样睡?
尊重孩子的睡眠需求
如果孩子对午觉有明显的抗拒心理,请尊重孩子的需求,不要强制孩子睡午觉。
进食30分钟以后再睡午觉
不要刚进食就睡午觉,因为进食后大部分血液供应主要在消化道,午觉后血流变慢,不利于消化,同时也减少了脑部的血流供应,容易造成午睡后头晕的情况。
3、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中医有言“久卧伤气”,意思是久卧损伤人体正气,气血运行不畅,局部营养供给不足,就会发生疾病。中医还有一句“适卧养气”,说的是适当的卧床休息有利于恢复内在的脏腑之气,有利于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所以午睡时间要适量,中医讲的午时,指的是上午11:00—下午13:00,在这个时间段内选择合适的时间。20-40分钟大部分人进入浅睡眠状态,有利于减缓心率,保护心脏,也适量给身体及大脑舒缓的时间,有利于调节免疫及智力的发展;但如果超过40-50分钟,人体会进入深睡眠状态,血流变缓,新陈代谢减慢,当睡醒的时候,血流突然变快,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另外,1个小时的午睡时间相当于夜晚2-3小时的时间,午睡时间过长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而夜间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期,进而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合适的午睡姿势
很多学生选择趴睡,会压迫眼睛、手臂等处神经、血管,不正确的姿势也影响孩子脊柱发育,为了孩子的健康,尽量选择平躺着睡,也有利于良好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