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直肌分离怎么做

黄琼医生 发布于2020-08-31 12:14 阅读量6227

本文由黄琼原创

        腹直肌分离为患者腹直肌与腹白线分开距离超过2cm的情况,分娩后腹白线宽度无法恢复到产前水平,腹部堆积赘肉,无法有效恢复至产前水平,是妊娠期及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1.产后腹直肌分离的高危因素

      多产、多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及母亲年龄是导致腹直肌分离的高危因素。

2.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症状

      腹壁松弛、腰背部疼痛,严重的还会导致腹疝的发生。

3.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a.腹部肌群自主锻炼

      通过对自身进行各种有意识的体位训练,可以刺激腹部肌肉,增强力量,被动收缩腹部肌肉,强化肌群,从而改善腹直肌分离。锻炼方式主要为腹部核心力量的加强,例如平板支撑、站姿收腹、跪姿伸腿、仰卧抬腿、仰卧蹬腿。

b.穴位埋线配合推拿手法

      穴位埋线是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可吸收缝合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其安全性和持久性,受到越来越多产后减肥女士的关注和喜爱。配合腹部推拿,采用按、揉、弹拨、滚揉等手法,按照经络走向,刺激相应穴位,从而达到增加腹部肌肉弹性和紧张度,促进腹直肌恢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的目的。

c.仿生物电刺激

      其原理主要是针对腹部各肌群的生物电参数,采用不同频率和脉宽的仿生物电,对腹部肌群进行刺激,使腹部肌肉兴奋性提高,唤醒因受损而功能暂停的肌肉本体感觉器,使肌肉被动收缩,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目的。

4.注意事项

a.腹直肌的锻炼需要在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腹直肌修复训练;

b.自主运动需要循序渐进的去练习,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练习,把简单的动作练习好后再依次叠加新的动作,以免过度疲劳,反而不利于腹直肌修复;

c.腹直肌分离患者不宜进行仰卧起坐、卷腹等训练。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