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视网膜坏死:疱疹病毒也能导致失明?

蔡莉医生 发布于2022-04-01 14:20 阅读量336

本文转载自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由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会造成失明。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中青年多见。


什么是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其实是一类病毒,因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单纯疱疹病毒能够引起疱疹,所以这类病毒被称为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种类很多,能引起的疾病也很多,我们都知道的水痘就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但疱疹病毒感染不光会引起疱疹,还会感染身体多种部位引起多种症状,当疱疹病毒感染眼部时,就可能会发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如果出现眼红、畏光、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大部分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也有部分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体液传播。


和其他感染性疾病不同的是,容易感染疱疹病毒的人群就是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青壮年或中年人,因为这些人更容易接触到患者。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怎么治疗?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辅助抗炎、抗血栓治疗。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双眼发病的可能性。抗炎药物主要有甲基泼尼龙、泼尼松等,可以有效缓解炎症症状。抗血栓药物主要有标准肝素、阿司匹林等,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解除血小板凝集,对视网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常用手术方法有:玻璃体腔注药术,即向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适用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适用于已经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可以保存和提高患者的视力。


其他治疗方法还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导致的视力下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激光本身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必须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总之,关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如果出现眼红、畏光、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可能造成失明。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