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取出石子 ——27年后重见光明

蔡莉医生 发布于2022-03-29 14:20 阅读量212

本文转载自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旦出问题便会给生活带来严重的阻碍。说起白内障,很多人认为,这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其实不然,白内障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也可以由很多的原因引起,而对于儿童及年轻人来讲,外伤是导致白内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小意外●大伤害

21年的一天,36岁的小良(化名)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在眼科蔡莉主任诊室就诊。他的右眼明显外斜,而且瞳仁中心是白色的,一眼看过去非常影响外观。他深深叹口气,开始讲述自己的困扰:小良在9岁时右眼受了外伤,当时条件有限,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黑眼球中央变白,视力越来越差,由于他的左眼具有正常视力,因此还可以凑合念书工作。时间慢慢流淌,这只“坏”了的右眼陪他走过了青春岁月,但是近几年周围人都发现他右眼开始向外偏斜,和人交往时带来很多困扰。小良开始重视这只曾放弃的右眼,他辗转多家医院,给他的答案大都是,视力没有希望恢复了,最好的结果是改善外观。此刻他满怀希望见到蔡莉主任,但又不敢奢望,最后他苦笑说: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改善外观吧,视力就看命了!

疑难重重

蔡莉主任仔细检查了他的右眼:视力只有眼前手动,眼前段的结构一团糟。她仔细询问了小良的受伤方式,包括致伤物体,受力方式,当时出现的症状,医院的诊断和给予的治疗—--这些细节对于医生评估病情非常重要。遗憾的是,小良对于懵懂时期的受伤记忆非常模糊,无法提供相关信息。蔡莉主任并不气馁,随即对小良的右眼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检查评估,最终诊断为右眼外伤性白内障,右眼外伤性虹膜后粘连,右眼废用性外斜视、弱视。

如果把眼球比作照相机,那么小良的照相机镜头完全毁损了,用来调节亮度的光圈也不能用了。如果幼时就形成如此严重的白内障,导致光线无法进入眼球刺激视网膜生长发育,因此他的视网膜很有可能也出现了问题(弱视),也就是说,照相机的底片功能也很差。但是蔡莉主任详细看了他的检查结果,告诉他:你这个眼睛受伤时间很长,里面的组织可能已经钙化,手术难度很大。但是从眼底视功能检查来看,手术除了改善外观,还是有恢复视力的希望。小良抱着一线希望接受了手术,术中果然发现晶状体已经部分钙化,取出难度很大,在混浊的晶状体里,还发现了2粒异物,可能是20余年前打入的小石子。最终蔡主任带领其眼科团队成功的为小良完成了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虹膜粘连分离+瞳孔成形+前部玻切+人工晶体植入+后囊膜切开术,整个手术非常顺利。

蔡莉主任正在手术/取出的两个异物(红圈内)

重拾光明

手术后第一天,打开纱布的一刻小良既期待又恐惧,但是打开之后他惊喜的发现,术眼能朦胧的看到周围的大体物像。出院时,小良的右眼视力达到0.06,主管医师耐心地告知他要坚持做弱视康复治疗,视力可能还会提高。果然,3个月后再次门诊复诊,小良右眼的矫正视力已经达到0.8,眼位基本正视。术后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五彩斑斓了,人也更自信了。

术前右眼像

术后右眼像

重视外伤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在眼科外伤中比较常见,其原因大多数是眼球穿孔伤和钝挫伤所致,常有眼组织内多处组织的损伤,严重地损伤了视力功能, 是眼外伤致盲的重要因素之一。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晶状体受到外伤后,导致房水进入、活性细胞分裂减慢、水溶性活性蛋白丢失,而引起的晶状体浑浊,病情严重者还可伴有瞳孔括约肌撕裂、前房积血、继发性青光眼、晶体半脱位等。

眼部由于受伤原因不同致外伤性白内障,临床表现症状复杂多样,手术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要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掌握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尤其眼球穿孔伤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往往情况比较复杂 ,常规的白内障手术治疗难度比较大 ,还有可能造成破裂口的进一步扩大 。外伤性自内障术后视力的恢复程度,除了受伤侧眼损伤的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影响以外,还与医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经验等因素有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