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蝴蝶斑怎么预防

吴博医生 发布于2018-10-26 23:26 阅读量8681

本文由吴博原创

通常所说的蝴蝶斑就是我们医学上的黄褐斑,它是一种发生于颜面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以面部呈对称蝴蝶状,或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为特点。黄褐斑的真正病因不明,因此我们对黄褐斑的预防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遗传体质加以综合防治。

⑴避免日晒 日晒是黄褐斑发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黄褐斑100%与日晒有关,日光紫外线作为外源性刺激,激活黑色素细胞,使其分裂加快,单位面积黑色素细胞数增多,黑色素体生成旺盛 , 移动加快,尽量避免日晒是预防与治疗的关键,保证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户外必须使用遮阳工具或防晒霜。

image.png

⑵慎选化妆品 化妆品可以引起黄褐斑样皮损,可能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如氧化亚油酸、枸橼酸、水杨酸盐、金属成分、防腐剂和香料等有关,约20%-40%可引起色素沉着,劣质化妆品直接刺激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也有因过敏后产生,应在使用前 先在下颌等暴露不明显部位先试用,观察半小时左右,如无不适,再选用。

笔者曾接触过从低档到高档化妆品引起的各种患者,另外滥用化妆品,可导致皮肤微生态失衡,从而导致黄褐斑的产生。皮肤有维持自身微生态稳定的能力,菌群之间存在共生或抵抗作用,如果宿主的皮肤、环境和菌群之间处于不协调的病理状态即微生态失衡,就会造成皮肤的病理性损害。

image.png

⑶调节情绪,降低压力 情绪不良和工作压力大多是黄褐斑的诱发因素,约占50%,调节情绪,降低压力,既是一种预防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image.png

⑷调整个人习惯  睡眠不足、嗜食辛辣、烟酒、大便秘结等均是黄褐斑的原因,皮肤进行新陈代谢的时间主要在夜间睡眠之中,皮肤要吸收营养,排出本身产生的废物,主要在睡眠中进行,如失眠或有效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使面色灰暗,对外界刺激物质敏感。

大便秘结会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皮肤营养差,抗力降低,皮肤敏感,致色素沉着,因此应充分保证睡眠时间、睡眠环境、戒烟限酒,睡前服食香蕉、蜂蜜,饮食清淡,尽量不食人工食品,如香肠、火腿肠、方便面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image.png

(5)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特别是女性生殖器疾病和月经失调、痛经、附件炎、不孕证等以及肝脏病、慢性酒精中毒、甲状腺疾病、结核、内脏肿瘤等均可使体内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从而导致黄褐斑的发生,应积极治疗。

(6)停服避孕药及其他激素   口服避孕药多在l~2月出现,服药妇女中有20%可产生,因为雌激素可刺激黑色素细胞,而孕酮则使色素斑扩展,促使黄褐斑产生。建议对雌激素敏感者,改用其他避孕方式,另外,长期服皮质类固醇激素亦可导致黄褐斑。

image.png

(7)均衡营养 对于遗传因素引起的患者及由于工作紧张等原因造成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患者尤为适宜。有些人由于缺乏维生素A、 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锌或某些氨基酸也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给予补充后可获明显好转,这类患者应多食各类蔬菜、水果, 每天至少食5种以上的蔬菜、水果才能起到预防与治疗效果。

image.png

(8)适量的运动 体育锻炼是天然的美容剂,因为锻炼可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得到更多的营养而保持红润有光泽,增强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但要适量,根据个人的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自己感兴趣力所能及的运动,大量事实表明,过度运动不但对身体无益,还会破坏或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最好是采取有氧、无氧及柔韧性运动相结合的方法,既能保持形体,愉悦身心,又能强身健体,治病防病,对黄褐斑的预防和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image.png

 食 疗

黄褐斑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中长期缺乏谷胱甘肽,可使皮肤内的酪氨酸形成多巴醌,进而氧化成多巴,形成黑色素,从而发生色素沉着,因此,合理饮食对防治黄褐斑有一定效果。

 首先,要经常摄入富有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桔、西红柿、猕猴桃、青椒、山楂、鲜枣、新鲜绿叶菜等,因为维生素C为抗氧化剂,能抑制皮肤内多巴醌氧化作用,使皮肤内的深色氧化型色素转化为还原型浅色素,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另外应常食一些功能性食品,如虾、蛇肉、珍珠、银耳、芹菜、冬瓜、薏苡仁、芝麻、竹笋、核桃仁、蜂蜜等,尤其是多食大枣、桂圆、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