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性协调障碍
一.定义由来
发展性协调障碍早期是由学校老师或家长所观察到的现象,他们发现这类小 朋友动作笨拙、不协调且常常无法独立完成劳作与交代事项,体育课时无法完成 指定动作且学习新动作时也困难,但智力、体能与正常小孩相较之下并无差异,
1.在从事需要动作协调能力的日常活动时表现低于同年纪的小孩。
2.上述的症状会严重影响课业表现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造成上述症状并非因内科问题或是一些普遍造成障碍原因如脑性麻痹或 是自闭症等因素。
4.如果有智力障碍情况存在时,会出现更严重的动作困难问题。
二.病因与发生率
发展性协调障碍的病因有好几派推论,但截至目前仍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 是在多种感觉传递通道和感觉整合上出了问题;亦有学者怀疑是因小脑有轻微神 经损伤造成,小脑归属动作领域管理动作协调、平衡、力量控制、时间控制(timing)等机制,而与发展性协调障碍儿童表现出的平衡差、反应时间长、执 行动作技巧差等特征恰好符合导致有此说法;另一说法则是发育迟缓调障碍儿童在临床表现上呈现多样性,被推论此类应是异质性高的团体( heterogeneous group),亦有学者发现发展性协调障碍会与某些病症有重叠 现象,例如学习问题(learning disability),或是注意力缺失、过动、以及一些 语言上的问题如诵读困(dyslexia)等,所以发展性协调障碍可能并非单一症 状,会有共存疾病问题(comorbidity)存在。
三.临床表现
发展性协调障碍儿童的临床表现大概可分三个面向来看即:大动作、精细动 作与社交心理。
大动作方面可能会出现动作笨拙、容易绊到物品而跌倒、动作起始有困难、 或是本身动作计划有问题导致完成任务有困难,且此类小朋友在模仿身体动作或写能力弱),且有人发现此类小朋友视知觉分辨有困难,导致在检阅字体容易被 干扰,而影响阅读或是抄写造成课业成绩受到影响。
由上种种原因会导致一些后续问题产生,例如社交心理问题,像与同学的互 动变低导致人际关系不好,自信心低落与同伴相处易焦躁产生摩擦等;也会因书 写或是阅读等问题,导致学习障碍或阅读障碍等学习问题产生;另外此类小孩也较易情绪化,因缺乏自身控制处境的能力关系,较常出现行为失控等问题。
对于发展性协调障碍儿童,因他们学习与反应会较正常儿童来的慢些,所以 需给予较大的耐心与时间来等待他们反应与学习整合,且也需要家庭的配合来给 予他们更多的刺激与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