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式多样化。其中,保守治疗因卧床时间长,骨折不易愈合,已被大多医生及患者所摒弃。虽然切开钉棒内固定术适用于部分特殊类型的骨折,但因手术创伤大,老年人内科疾病多,大多患者及家属不接受该术式治疗。
骨水泥填充治疗仍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式,最小的创伤,快速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基于PVP/PKP的椎体骨水泥强化技术在不断发展改进,单侧双侧穿刺也仍然存在争议。因骨水泥渗漏是骨水泥填充技术主要的并发症,骨水泥椎管内渗漏会出现神经功能的损害,椎间盘内的水泥渗漏会遗留术后的疼痛不适等。
为更好的防止骨水泥渗漏,衍生出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靶向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新的术式。改良衍生术式的目的是更加精确地注射骨水泥,快速缓解疼痛症状,降低骨水泥渗漏和再发骨折率。不同的手术方式有各自的适应证,手术医生应根据骨折椎体的具体情况,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经济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随着临床医生不断的摸索、总结经验,相信未来有越来越多的新式技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